酒醉后作
本是修来四果身,风颠作逞混凡人。
能施三昧神通力,便指凡人出世津。
经卷无心看,禅机有意亲,醉时喝佛骂天真。
浑身不见些儿好,一点灵光绝胜人。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四句诗的意思是:具有四果修为的身躯,却被风吹得颠沛流离,和普通人混杂在一起。凭借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对佛经不感兴趣,却与禅宗的智慧亲近,醉酒时狂饮、放肆地谈论佛法和天地真理。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并无特别之处,但内心深处的智慧和灵性却胜过很多人。
去完善
释义
1. 四果:佛教术语,表示修行达到的最高境界,具体指须陀洹果、斯陀含果、阿那含果、阿罗汉果四种,用以比喻诗人的至高德行。
2. 风颠:疯狂之意,此处是诗人自嘲的用语。
3. 三昧:佛教术语,指专注、心定之状态。
4. 神通:指超越世俗的精神力量或能力。
5. 出世津:出世的渡口,暗指成佛的道路。
6. 禅机:禅宗用以传达要旨的方法和机锋。
7. 喝佛:禅宗用语,是对佛祖的敬意表达。
8. 天真:本意是天真的意思,这里指佛性。
9. 灵光:灵感之光,比喻超凡的智慧和才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僧人释道济(1541-1623)所作,他因其癫狂和嬉笑怒骂的举止而闻名,被称为“济癫”。诗人以禅宗的方式揭示人生哲理,并通过讽刺和夸张的手法表达自我,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创意性。
首联中,诗人称自己原本是证得罗汉果位的高僧,现在却像普通人一样在风颠之中展现自己。这实际上暗示了诗人对世俗生活的一种热爱和对超凡脱俗的追求。颔联则进一步强调了自己在醉酒之后所展现出的大智慧,并引领人们走向解脱之道。这种超脱的姿态显示了诗人在饮酒之后的畅快心境以及他对禅宗教义的深度领悟。
颈联中,诗人表示自己虽无心研读经典,但常常沉浸于禅宗的慧悟之中。在醉酒的状态下,他可以自由自在地表达他的真实想法。尾联则是诗人对自己的评价,虽然他的身体并无任何优点,但他的灵性之光却让他胜过一切凡人。这首诗意在表现诗人在酒醉之后的狂态,凸显了他与俗世的不同及内心深处的执着追求。整首诗行文质朴、诙谐,充分展示了诗人的人生哲学和艺术风采。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酒醉后作》是南宋诗人释道济(即济公)的一首五言诗。济公以癫狂不羁的形象和诗句广为人知,他是一位著名的禅宗僧人,生活在南宋时期。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为公元1176年前后,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发。济公在这个时期生活清苦,以化缘为生,但他始终保持乐观的人生态度。他的诗歌作品往往以其独特的幽默感和哲理思考著称,这首《酒醉后作》也不例外。
在诗中,济公用酒醉的意象来表达自己的豁达态度和对人生的深刻理解。虽然他在生活中经常饮酒,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酒的沉迷。相反,他认为酒是一种解脱尘世烦恼的方式,可以让他暂时忘记生活的困苦,达到心灵的宁静。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