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棘庵讲主失窃
哑吃黄瓜苦自知,将丝就纵落人机。
低田缺水遭天旱,古菓安身著鬼迷。
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
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尝试理解自己的痛苦,然后顺其自然地与人相处。在缺乏水分的田地上遭遇干旱,这些古老的果实让人困惑。等小偷离开后再关门已无东西可偷,病重了才去找医生医治已经太晚了。把竹子烧成炭但并没有生火,深夜里描绘飞龙却不知道要呈现给谁看。
去完善
释义
1. 宁棘庵:指佛教寺庙,宁棘是僧人名字。
2. 讲主:主讲经义的僧侣。
3. 哑吃黄瓜苦自知:哑吃,意指说不出话。这句意思是吃了黄瓜的苦只有自己知道。
4. 将丝就纵落人机:将丝,指蜘蛛吐丝结网;就纵,指任由蜘蛛结网;落人机,指被蜘蛛捕捉到的小虫。
5. 低田缺水遭天旱:低田,指地势较低的农田;天旱,指天气干旱。这句是说地势较低的农田因缺乏水源而受到干旱影响。
6. 古菓安身著鬼迷:古菓,即古人认为具有神奇功效的植物;安身,指安定生活;著鬼迷,指被鬼魅迷惑。这句意味着希望借助神秘植物来驱除邪魅但未能如愿。
7. 贼去关门无物了:贼去,指小偷离开;关门,指关闭门窗;无物了,指没有被盗走的东西。这句表示虽然有小偷光顾但没有损失财物。
8. 病深服药请医迟:病深,指病情严重;服药,指服用药物;请医迟,指寻找医生的时间较晚。这句是说自己病情加重时才寻求治疗。
9. 竹筒种火空长炭:竹筒,指竹子制成的容器;种火,指把火种藏起来;空长炭,指仅仅长出可燃的木炭。这句意思是虽然想把火种隐藏起来,但最终却只能得到可燃的木炭。
10. 夜半描龙画向谁:夜半,指夜晚时分;描龙,指描绘龙的图案;画向谁,指向谁展示画作。这句是说自己深夜还在努力绘画,但不知能向谁展示作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反映农民失窃的诗。诗中的“哑吃黄瓜苦自知”形象地描绘出农民在失窃后的无奈与痛苦,让人感同身受。接下来的两句“将丝就纵落人机,低田缺水遭天旱”则进一步解释了失窃的原因:因为农田缺水,庄稼收成无望,村民们不得已偷窃,以求生存。诗人以“古菓安身著鬼迷”为喻,暗示村民们是被生活所迫,并非本性使然。
接着,诗人笔锋一转,以“贼去关门无物了,病深服药请医迟”揭示农民的悲哀境地:失窃发生后,家中财物荡然无存,却无人过问;生病时,虽有良药却不能及时寻得医生救治。这两句诗充满了同情和关切,令人心疼。
最后两句“竹筒种火空长炭,夜半描龙画向谁”更是充满悲凉:农民们勤劳努力,却始终无法摆脱贫困,仿佛是将炭火种植于竹筒中,永远无法燃烧旺盛;而半夜里苦苦绘制的龙图,又能向谁展示呢?这里“描龙”可能指的是农民们对生活的美好期望和向往,然而现实却是如此的残酷无情。整首诗通过对农民失窃事件的描述,展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和不公,表达了诗人对民生疾苦的深深同情和忧虑。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宁棘庵讲主失窃》,是南宋时期著名僧人释道济所作。释道济,俗名李衮承,出生于江南吴郡,后来出家为僧,法号释道济。他是中国禅宗五山十刹的杰出代表,被誉为“宋诗宗师”。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释道济正处于他人生的一个关键时期。当时宋朝国力衰弱,外患严重,国内矛盾激化,民不聊生。在这种背景下,释道济深感百姓疾苦,希望通过宗教的力量来抚慰人心。他在宁棘庵担任讲主期间,致力于传播佛教教义,劝诫人们修身养性,行善积德。然而,就在这个时候,宁棘庵发生了盗窃事件,使得他的信仰受到了严重打击。
释道济在诗歌中表达了对这一事件的悲痛之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正义和公平的期许。他强调了佛家的慈悲为怀,认为众生平等,不应该因为财富的多寡而有所区别对待。通过这首诗歌,我们可以看出释道济作为一个高僧,他的思想境界和人文关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