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与常长老饮酒席间作

标题包含
与常长老饮酒席间作
极目烟波远接天,红尘疎处结三椽。 不忧风景来朝没,只恐水云到晚连。 青黛山边飞白鹭,绿杨堤畔泊渔船。 悠然此地真堪乐,半是人间半是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向远处眺望,烟气浩渺仿佛与天际相接,在这远离喧嚣的地方,有三间房子搭建在一起。 不必担忧美丽的风景会消失,只是担心周围的水雾和云朵在晚上相连。 青翠的山边飞翔着白色的鹭鸟,绿色的杨树旁停靠着渔船。 在这个地方生活真的让人很快乐,这里一半是人间,一半像是仙境。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极目:放眼望去。 2. 烟波:烟雾弥漫的水面。 3. 红尘:繁华的都市。 4. 疏:稀疏,稀少。 5. 结:构建,建立。 6. 三椽:指简陋的房屋。 7. 不忧:不担心。 8. 朝没:早晨消失,指日出日落。 9. 水云:水面上的云雾。 10. 白鹭:一种鸟,通常为白色,此处形容美丽的景色。 11. 青黛:即青山,绿色的山脉。 12. 绿杨:绿色的杨柳树。 13. 堤畔:河岸。 14. 泊:停泊,停放。 15. 渔船:打鱼的船。 16. 真堪乐:真正值得高兴。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常长老在酒宴间共同欣赏的美景和抒发的心境。诗中充满了超然物外的隐逸之志和对自然的热爱。开篇两句“极目烟波远接天,红尘疏处结三椽”,诗人将目光投向远方的水波天际,远离尘世的喧嚣,寻求心灵的慰藉。接下来两句“不忧风景来朝没,只恐水云到晚连”,表现诗人不以世俗的烦恼为意,而是担忧美景被晚间的云水淹没。 后面两联更是把视野转向了自然景色,“青黛山边飞白鹭,绿杨堤畔泊渔船”,青山绿水之间,白鹭飞翔,渔船停靠,一幅宁静的田园风光跃然纸上。最后一联“悠然此地真堪乐,半是人间半是仙”,总结诗人此刻的感受,他觉得自己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悠然自得,乐在其中。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常长老饮酒席间作》是南宋诗人释道济(即活佛济公)的一首诗歌。这首诗歌创作于公元12世纪初,即南宋时期。 在这个时期,南宋政权偏安江南,中原地区被金朝占领。南宋政府政治腐败,官场黑暗,民不聊生。然而,在这样的背景下,佛教文化却在民间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发展。作为一位禅宗僧人,济公以他独特的智慧和幽默感,写下了许多富有哲理的诗歌和散文,深受人们喜爱。 在释道济的生活经历中,他曾云游四方,广结善缘,深得民心。他与常长老的友谊也是一段佳话。在这首诗中,济公以轻松幽默的笔触,表达了与常长老共饮畅谈的愉悦心情,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深刻感悟。这首诗既反映了济公豪放不羁的性格,也展现了他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生活的热爱。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