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颂古四首

标题包含
颂古四首
道冠儒履释袈裟,和会三家作一家。 忘却率陀天上路,双林端坐待龙华。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1. 道冠:道教的帽子,这里代表道家; 2. 儒履:儒家的鞋子,这里代表儒家; 3. 释袈裟:佛教的袈裟,这里代表佛教; 4. 和会:和合的意思; 5. 率陀天:佛教中的善见城,属于六欲天的第二天; 6. 双林:佛教圣地之一,位于古印度的毗舍离城附近,是佛祖讲法的地方; 7. 龙华:佛教故事中的大树,传说是弥勒佛降世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这首《颂古四首》是南宋诗僧释道济的一首表达人生哲理的诗歌。诗人通过融合道家的帽冠、儒家的鞋履和释家的袈裟,表达了三位一体的思想观念,即不同文化、思想的包容并蓄。抛弃了繁琐的束缚,力求精神世界的宁静,如同在双林寺的静坐,等待着真理(龙华)的降临。全诗以简明的语言,揭示了和谐共处、追求真理的人生态度,具有深远的哲理意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颂古四首》是宋代诗人释道济的传世之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公元10世纪至13世纪的宋朝时期。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经济繁荣,文化昌盛,为诗歌创作提供了良好的土壤。 释道济(960-1028),字延之,号灵隐山人,是中国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他曾在灵隐寺出家为僧,后成为杭州净慈寺的住持。他的诗词作品以描写自然景色和表达人生哲理见长,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在释道济所处的时代,佛教在中国社会中占据了重要地位,许多文人士大夫都受到了佛教思想的影响。释道济作为一位出家人,对佛教教义有着深刻的理解,他的作品中也充满了佛家哲理。此外,宋朝时期的文人墨客常常流连于山水之间,通过游山玩水来寻找灵感,这也影响了释道济的诗歌创作。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