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雨伞

标题包含
雨伞
一竿翠竹,巧匠批栾。 条条有眼,节节皆穿。 四大假合,柄在人手。 归家放下,并不争先。 直饶瓮泻盆倾下,一搭权为不漏天。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这一竿翠绿竹子,被能工巧匠巧妙地利用。每根竹条都有孔洞,每个竹节都可以穿过。这四种材料组合在一起,主要的功能在于人们的手中。回到家就把它放下,并不争先恐后地去争抢什么。尽管它像装满水的陶罐从盆子里倾倒下来一样快速,但还是能有效地防止水滴漏出来。
去完善
释义
1. 批栾:指加工成伞骨的过程,"批"意为破开,"栾"意为弯曲的竹子。 2. 四大假合:佛教用语,意指所有事物都是由地、水、火、风四种基本元素组成的暂时现象,并无实体。在这里比喻雨伞的结构。 3. 直饶:即使的意思。 4. 一搭:即一同,一起的意思。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雨伞为题,借物抒怀,揭示人生哲理。诗人以翠竹为喻,形象地描绘了雨伞的构造和特点。“条条有眼”、“节节皆穿”表现了雨伞的开孔设计和实际用途。而“四大假合,柄在人手”则传达出生命的掌控取决于自身的智慧。紧接着,“归家放下,并不争先”传达了宁静致远的境界,即在生活中保持谦逊平和的心态。最后两句“直饶瓮泻盆倾下,一搭权为不漏天”展示了雨伞的独特功能:即使风雨交加,也能遮风挡雨,保护人们的安全。这首诗通过对雨伞的描述,赞美了雨伞实用、便捷的优点,同时也揭示了人生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雨伞》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诗的作者是释道济,也就是众所周知的济公和尚。他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禅宗大师,以其诙谐幽默、超尘脱俗的形象而广为人知。这首诗描绘了雨伞在雨中的作用,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生活的热爱。 在南宋时期,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动荡不安的历史阶段。金兵南下,国土沦陷,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然而,在这个时期,佛教却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重要支柱。济公身为禅宗高僧,他以独特的智慧和慈悲心肠,为众生解除苦难,传达出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济公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曾云游四海,行侠仗义,在民间有着广泛的影响。他的诗歌作品,如《雨伞》等,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刻的哲理,赢得了广大群众的喜爱。在这首诗中,济公通过雨伞这一平凡的物件,揭示了生活中的一些普遍道理,如事物的两面性、因果报应等,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