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 其一

标题包含
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 其一
亭亭百尺接天高,曾与山僧作故交。 满望枝柯千载茂,可怜刀斧一齐抛。 窗前不覩龙蛇影,耳畔无闻风雨号。 最苦早间飞去鹤,晚回不见旧时巢。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亭亭玉立的树干有上百尺高,直冲云霄,曾经与山间寺庙的僧人成为老朋友。满心期待枝叶千年繁茂,却可惜在一场灾难中被砍伐殆尽。窗前再也看不到盘旋的龙蛇,耳边也听不见风雨呼啸的声音。最令人痛苦的是早上的飞鹤,晚上回来却找不到曾经的巢穴。
去完善
释义
1. "亭亭百尺接天高":此句中的"亭亭"形容松树直立的姿态;"接天高"表示松树的高度。 2. "曾与山僧作故交":"山僧"指寺庙里的僧人;"故交"是旧交情或老朋友的意思,这里可以理解为松树的树荫曾给寺庙里的僧人们带来过阴凉。 3. "满望枝柯千载茂":"枝柯"指的是松树的枝条;"千载茂"意味着松树生长得很茂盛。这句意思是希望松树能够继续繁茂地生长下去。 4. "可怜刀斧一齐抛":"可怜"表示同情或惋惜;"刀斧"是砍伐树木的工具;"一齐抛"是指一次性全部砍掉。这句表达的是对松树被砍伐的痛心与惋惜。 5. "窗前不覩龙蛇影":"龙蛇"是对松树形状的比喻,形容松树粗壮、苍劲的枝干;"不覩龙蛇影"意味着松树的枝叶已被砍光,无法看到其形象。 6. "耳畔无闻风雨号":"风雨号"指的是风吹过松树发出的声音以及雨打在松树叶上的声音。此句表达了松树被砍伐后,原本富有生机的自然环境变得宁静无音。 7. "最苦早间飞去鹤":"早间飞去鹤"是指早晨飞到松树上栖息的鹤鸟;"最苦"表示最为痛苦的。这句描述了鹤鸟因为松树被砍而无法找到栖身之所的困境。 8. "晚回不见旧时巢":"晚回"是说鹤鸟傍晚回来寻找原来的巢穴;"不见旧时巢"是指鹤鸟无法找到原来的巢穴,表达了鹤鸟失去家园的悲哀。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咏物寓理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与生命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首联通过描绘松树的高大挺拔,与山僧的深厚友情,暗喻生命力的旺盛和自然的和谐;颔联则以松树的砍伐为切入点,表达了生命的无常与悲剧;颈联则通过对松树的消失所带来的环境变化的描述,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的破坏所带来的恶果;尾联则以飞鹤找不到旧巢的情景作为对比,反映出人类对自然环境破坏的严重性,也揭示了生态平衡的重要性。整首诗寓意深远,富有哲理,使人深思。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讽阻临安赵府尹伐净慈寺门松 其一》出自宋朝诗人释道济(即济公活佛)之手。诗作于宋高宗时期(1127-1162年),这是一个历史动荡却又孕育文化繁荣的时期。 在那个时候,济公生活在临安(今杭州)的净慈寺。济公是一个著名的禅僧,以慈悲为怀,敢于直言谏言,关心民生。当时临安府尹决定砍伐净慈寺门前的松树,济公为了阻止这一行为,写下了这首诗歌。 这个时期的南宋政权刚刚建立,经过战乱的人们需要休养生息。然而,由于官僚腐败和战争负担,民众生活困苦。在这种背景下,济公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同时也揭示了统治者的奢侈浪费和不体恤民情的行为。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