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问·隐逸
谢隐士当少微兮,精神见乎天文。
严子陵应客星兮,光芒动夫至尊。
居剡下以高洁兮,戴安道之父子。
游嵩岳以偕隐兮,孔述壑之弟昆。
却米饷而不受兮,朱百年之夫妇。
受肥遁以就闲兮,阮万龄之祖孙。
闭蓬户以观书兮,淳之栖於穷岫。
轻白璧而不盼兮,景齐隐於日门。
扣药船而引声兮,歌竞传於仲御。
渔镜湖以赋诗兮,岛尚号於千干。
黄公列乎四皓兮,成定储之羽翼。
嵇康侪於七贤兮,著养生之至言。
王子猷咏招隐兮,爱山阴之竹种。
谢灵运赋山居兮,采地黄为溪荪。
著貂裘坐岩石兮,弘之志不在钓。
袘豹席与棕桥兮,志知岂羡回轩。
彼皆不事王侯兮,以高尚而辟世。
亦地气之所钟兮,多秀水与名山。
客曰士各有志兮,斯固古之逸民。
夫何欲洁其身兮,弗念君臣之大伦。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尊敬的客人,请听我为您解读这首诗:
1. 诗人首先提到两位著名的隐士——谢隐士和严子陵,他们的人格光辉闪耀,如同天空中最明亮的星辰。
2. 第二联描述了高洁的剡县戴氏父子、嵩岳孔氏兄弟以及扬州朱氏夫妇等人,他们远离尘嚣,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3. 第三联中,诗人赞美了阮家祖孙三代的隐居生活,他们读书写字,怡然自得。此外还有淳之、景齐等人在穷山僻壤中过着简单的生活。
4. 第四联描绘了药师、仲御等隐士们在江湖中的佳话,他们吟诗作对,彼此欣赏。
5. 第五联提到了四位杰出的隐士——黄公、嵇康、王子猷和谢灵运。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后人敬仰的典范。
6. 第六联通过弘之、豹席和棕桥等人的故事,表达了隐士们的高尚品质和不俗志向。
7. 最后,诗人指出这些隐士们都不追求名利地位,他们的情操和精神风貌令人敬佩。他们生活在美丽的山水之间,体现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8. 结尾句,诗人感叹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和抱负,而这些古代隐士们的选择正是他们所崇尚的。尽管他们可能没有意识到君臣之间的伦理关系,但他们的美德足以垂范后世。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谢隐士当少微兮,精神见乎天文。
谢隐士:指谢太傅、谢玄晖等人。少微:星名。古代认为此星主隐逸。
2. 严子陵应客星兮,光芒动夫至尊。
严子陵:指东汉隐士严光。客星:在天上作宾客之星。
3. 居剡下以高洁兮,戴安道之父子。
剡:剡县,今浙江嵊州。戴安道:指东晋画家戴逵。
4. 游嵩岳以偕隐兮,孔述壑之弟昆。
嵩岳:中岳嵩山。孔述壑:明代文人孔天胤。
5. 却米饷而不受兮,朱百年之夫妇。
米饷:汉代高士朱买臣的妻子不接受丈夫的救济。
6. 受肥遁以就闲兮,阮万龄之祖孙。
肥遁:退隐。阮万龄:东晋诗人。
7. 闭蓬户以观书兮,淳之栖於穷岫。
蓬户:用蓬草编成的门户,形容贫寒人家。淳之:南宋文人方凤。
8. 轻白璧而不盼兮,景齐隐於日门。
白璧:价值连城的玉石。景齐:唐代画家景云。
9. 扣药船而引声兮,歌竞传於仲御。
药船:仙人的船。仲御:南朝画家兼音乐家梁元帝。
10. 渔镜湖以赋诗兮,岛尚号於千干。
镜湖:位于绍兴。岛尚:传说中的仙人。
11. 黄公列乎四皓兮,成定储之羽翼。
黄公:西汉隐士黄石公。四皓:商山四皓。
12. 嵇康侪於七贤兮,著养生之至言。
嵇康:三国时期曹魏思想家、音乐家。七贤:竹林七贤。
13. 王子猷咏招隐兮,爱山阴之竹种。
王子猷: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王徽之。山阴:地名,即今浙江绍兴。
14. 谢灵运赋山居兮,采地黄为溪荪。
谢灵运:东晋著名山水诗人。地黄:草药。溪荪:一种香草。
15. 著貂裘坐岩石兮,弘之志不在钓。
貂裘:名贵的毛皮衣服。弘之:南朝文人顾景秀。
16. 袘豹席与棕桥兮,志知岂羡回轩。
豹席:珍贵的坐垫。棕桥:由棕绳制成的桥。回轩:车驾。
17. 彼皆不事王侯兮,以高尚而辟世。
辟世:远离世俗。
18. 亦地气之所钟兮,多秀水与名山。
钟:汇集。
19. 客曰士各有志兮,斯固古之逸民。
逸民:隐居的人。
去完善
赏析
孙因的这首《越问·隐逸》描绘了中国古代的隐逸之士,他们超脱世俗,远离王权,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这些隐士们或寄情山水,或隐居田园,或诗酒为伴,或书画为友,展示了中国古代文人墨客的高洁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对这些隐士的描绘,表达了对他们高尚品质和独立人格的赞美,同时也揭示了他们在人世间的无奈与孤寂。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和思想启迪。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越问·隐逸》是南宋诗人孙因的一首词,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发,百姓疾苦。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许多士人选择隐居山林,以逃避现实纷扰。
孙因,字子云,号乐闲居士,祖籍浙江慈溪,为南宋著名文人。他一生仕宦不显,曾官至尚书郎,后因不满朝廷的腐朽和奸臣当道,辞官回乡,致力于学问和诗词创作。
在他的生活中,常与志同道合的文人墨客往来,谈诗论文,抒发忧国忧民之情。他的作品多描绘田园生活,表达他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政的不满。在这首《越问·隐逸》中,他以委婉的诗句,描绘出一幅幽静的田园画面,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时事的不满。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