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 其三
为问风多逆,舟行太缓生。
渔歌不用调,水宿莫论程。
饱有雕胡饭,香无锦带羹。
相看乏酒饮,愁剧似渊明。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试问风势为何这般反常?
船行速度太慢让人担心。
无须调整渔歌的曲调,
在水边住宿不去关心行程。
船上装满雕胡米饭,
香气扑鼻却无锦带汤。
互相看去没有美酒可喝,
忧愁重重如同陶渊明一般。
去完善
释义
1. 为问风多逆:"为问",为什么;"风多逆",指遇到逆风的情况多。这句意为:为何会遇到如此多的逆风呢?
2. 舟行太缓生:"舟行",船只行驶;"太缓",行进速度过慢;"生",产生。这句表示船只行驶速度太慢导致了逆境的发生。
3. 渔歌不用调:"渔歌",渔民的歌曲;"不用调",不用特意去调整。这句意味着渔民们在面对困境时自然流露出情感。
4. 水宿莫论程:"水宿",水上生活;"莫论程",不问路程的远近。这句表示在船上居住的日子不论路途长短。
5. 饱有雕胡饭:"雕胡",菰米,一种禾本科植物的种子;"饭",米饭。这句说吃到的食物中蕴含着雕胡这种美味。
6. 香无锦带羹:"锦带",锦带的香味;"羹",热汤或糊状食物。这句意味着锦带的香气并没有在汤食中得以体现。
7. 相看乏酒饮:"相看",互相看着;"乏酒饮",没有酒可以喝。这句表示大家都没有酒来庆祝。
8. 愁剧似渊明:"愁剧",非常忧愁;"渊明",陶渊明的省称。这句表示作者此刻的心情极度忧虑,就像陶渊明诗中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在梁山泊航行时的所见所感。诗人在询问为何逆风这么多,使得船行速度缓慢。此时,渔夫们并未调整他们的歌声,而住宿的地方也并不计较行程。船上满是大米饭,却没有那美味的锦带羹。虽然缺乏酒水助兴,但诗人仍沉浸在这片美丽的景色中,仿佛能感到陶渊明诗中的那份忧愁。全诗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以及对悠然自得的乡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与李深梁山泊分韵得轻风生浪迟五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刘跂在公元1137年创作的一首诗歌。这一时期正是金国侵略中原的时期,战争的阴影笼罩着整个国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作者刘跂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民族危机和个人命运的无奈。他与好友李深一起在梁山泊赏景,以诗为友,用诗歌表达内心的感慨。这首诗描绘了山水之间的宁静景象,但内心却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悲伤。
在人生际遇方面,刘跂的家族在战争中受到严重影响,他的父亲被金国杀害,这让他的心灵受到了极大的创伤。然而,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而是通过诗歌抒发自己的情感,表达对国家的热爱和对和平的渴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