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春日早朝应制

标题包含
春日早朝应制
紫殿俯千官,春松应合欢。御炉香焰暖,驰道玉声寒。 乳燕翻珠缀,祥乌集露盘。宫花一万树,不敢举头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华丽的宫殿里聚集着众多官员,春天里的松树似乎也感受到欢乐的气氛。御炉中的香烟温暖而芳香,驰道的响声显得有些寂寥。 娇小的燕子在露珠上翻飞,吉祥的鸟儿落在露水汇聚的盘子上。宫中有一万株花朵盛开,我却没有勇气抬头欣赏。
去完善
释义
1. 紫殿:指皇帝临朝的宫殿。 2. 俯:这里是面向的意思。 3. 千官:众多的官员。 4. 春松:春天的松树。 5. 合欢:这里用来形容群臣们一起欢乐的样子。 6. 御炉:皇帝的祭炉。 7. 香焰:燃烧的香气。 8. 驰道:古代供君王行驶车马的道路。 9. 玉声:指车马行进的声音。 10. 乳燕:幼小的燕子。 11. 珠缀:珍珠般的露水。 12. 祥乌:吉祥的乌鸦。 13. 露盘:承接露水的盘子。 14. 一万树:极言宫中花的繁茂。 15. 不敢举头看:表示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情。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春日早朝应制”,是唐朝诗人窦叔向在皇宫殿前所作。这是一首描绘宫廷生活和景象的诗,展现出了诗人对于皇权及皇帝朝政的尊敬和敬畏。同时,这首诗也通过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展现了诗人的心理感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赏析: 首联“紫殿俯千官,春松应合欢”描绘了紫殿周围的环境以及官员们云集的景象。这里,“紫殿”代指皇宫,而“千官”则形象地表现出了皇帝周围众多臣子的场景。“春松应合欢”则以春松为喻,暗示出万物复苏,生机勃发的春天景象,同时也寓含了皇帝的恩德遍及四方,四海升平的寓意。 颔联“御炉香焰暖,驰道玉声寒”进一步描绘了皇宫的壮丽与豪华。“御炉香焰暖”描绘了皇帝宝座的香气四溢,显示出皇帝的威严与崇高。而“驰道玉声寒”则是以冷峻的声音作对比,反映出皇家气派的同时,也寓含了皇帝的圣明、公正。 颈联“乳燕翻珠缀,祥乌集露盘”这两句巧妙地运用了鸟类的象征意义。“乳燕”和“祥乌”分别代表了新生与吉祥。而“珠缀”和“露盘”则象征着皇家的富丽堂皇。这样,诗人通过对鸟类的描绘,既表现出春天的美好,又表达了皇帝执政的国家繁荣昌盛的景象。 尾联“宫花一万树,不敢举头看”是最富有艺术感染力的一句。这句诗以“宫花一万树”的景象,展示了皇宫的美丽壮观,但作者却“不敢举头看”,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是表达了诗人对皇帝的敬畏之心。这表明,尽管诗人身处华丽的皇宫之中,但他的内心依然保持着谦卑和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春日早朝应制》是唐代诗人窦叔向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春天早晨朝会的盛况,表达了诗人对皇权的忠诚和对盛世的赞美。 这首诗的创作时间约为公元762年至779年之间,此时唐朝正处于“安史之乱”之后,国家正处于恢复期。窦叔向作为一名官员,经历了战争的动荡和战后的重建,他对国家的繁荣昌盛有着深深的渴望。 在这个时期,唐朝的社会政治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也逐步走上正轨。皇帝励精图治,鼓励文人墨客创作诗歌来歌颂国家繁荣。在这种背景下,窦叔向以他的才情和政治敏感性创作了这首《春日早朝应制》。 在这首诗中,窦叔向通过对春天早晨朝会的细致描绘,表达了对皇帝的敬仰和对国家的忠诚。他用华丽的词藻展现了朝廷的庄严气氛,以及对盛世的期待和喜悦。这种情感反映了当时文人墨客的共同心态,也是那个时代社会风貌的写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