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送介夫城居
曾赋隠居图,知君已定居。
移家重入市,引鹤自挑书。
烟雨生新梦,云山护旧庐。
但令风浪静,何处不堪渔。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曾在一幅隐居图中为你赋诗,得知你已经找到了安居的地方。
搬家后又重新融入城市生活,引领着仙鹤挑选书籍。
在烟雨蒙蒙中产生新的梦想,云和山保护着曾经的家。
只要风浪平静下来,哪里不能成为钓鱼的好地方呢?
去完善
释义
1. 寄送:托人带去。这里指作者将这首诗寄送给介夫。
2. 介夫:人名,是作者的朋友,即诗的收件人。
3. 城居:居住在城市中的房子。这里指介夫在城市中居住的地方。
4. 赋:写作。这里是动词,表示创作的意思。
5. 隠居图:隐士居住的图画,这里比喻隐居的生活。
6. 知君:知道你的情况。这里是作者对介夫的称呼,表示关心。
7. 重入市:重新回到城市中生活。
8. 引鹤:引导鹤鸟。这里的鹤鸟是指古人养在书房的一种象征高洁的鸟类。
9. 挑书:挑选书籍。这里是作者想象介夫在家中读书的情景。
10. 烟雨:像烟一样的细雨。这里用来形容春天的景色。
11. 云山:云雾缭绕的山。这里用来形容介夫居住的环境。
12. 旧庐:老房子。这里指介夫原来居住的房子。
13. 但令:只要让。这里表示作者的希望。
14. 风浪静:风平浪静。这里用来形容安全的生活环境。
15. 渔:捕鱼。这里是指渔夫的生活方式。
去完善
赏析
首联“曾赋隠居图,知君已定居”,表明诗人了解介夫选择城市安居的原因,这种恬淡安宁的隐居生活画面,源于其对世俗生活的决绝和对内心世界的坚守。诗人以“曾赋隠居图”表达对介夫的理解和支持,使得全诗主题明确、态度积极。
颔联“移家重入市,引鹤自挑书”,描写了介夫的生活情景:离开隐逸居所,重新迁入繁华城市,身边伴随着仙鹤这样的意象,衬托出介夫从容淡定的生活态度;挑书这一动作则表达了其浓厚的文化修养和渴求知识的向往。
颈联“烟雨生新梦,云山护旧庐”,介夫虽身处城市,却仍然保持着自己的理想和信念,面对新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现实,产生新的梦想;而回忆过往隐居生活,那些山山水水的美好记忆,仿佛是一道无形的屏障,守护着介夫内心深处的家园。
尾联“但令风浪静,何处不堪渔”,诗人认为只要心地安宁,哪里的环境都可以适应并享受其中,这也反映了诗人渴望恬淡安宁的心境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寄送介夫城居》这首诗是南宋诗人连文凤所作。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宋末元初,也就是公元13世纪末期至14世纪初。
在这个时期,中国正处于历史上的一段动荡时期。北宋灭亡后,南宋建立,但并未改变国家衰弱的局面。与此同时,蒙古族逐渐崛起,最终统一了蒙古高原,建立了元朝。在这期间,战争和动乱频繁,百姓生活困苦。
连文凤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他的人生际遇也与这个时代紧密相连。据史书记载,连文凤是一位擅长文学的士人,他曾在南宋朝廷担任官员。然而,随着南宋政权的衰弱,他也失去了官职,成为了一名隐士。在这段时间里,他通过诗歌表达了对战乱、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在这首诗中,连文凤以寄送友人为题,表达了他的忧虑和期待。他希望友人能够远离战乱,过上安宁的生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友情的珍视。这首诗不仅反映了连文凤个人的情感,也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特点和人民的心声。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