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白鹤词 其七

标题包含
白鹤词 其七
一声嘹唳九皋禽,换骨轻清岁月深。辽海等闲人不识,大罗天上有知音。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佶(1082年-1135年),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1100年-1126年)推行一系列政治、文化改革措施,但因决策失误及宠信奸臣,使得国家陷入危机,最终被金朝俘虏,史称“靖康之难”...查看更多
Sunny_boy_
去完善

译文
突然一声嘹亮的鸟鸣响彻在九曲回廊之间,让人感叹岁月漫长而又有深度。在遥远的海域,很少有人了解这份雅致;但在这辽阔的天际间,依然有着懂得欣赏的心灵。
Sunny_boy_
去完善
释义
词句注释如下: 1. 赵佶:即宋徽宗,北宋第八位皇帝。他爱好文艺,擅长书法绘画,是历史上著名的书法家和画家。 2. 白鹤词:词牌名,据《词谱》载,此调以赵佶的《白鹤词》为正体,双调五十四字。 3. 其七:这是赵佶《白鹤词》组诗中的第七首。 4. 一声嘹唳九皋禽:形容鹤的高亢叫声,嘹唳意为声音高亢。九皋禽是指鹤,出自《诗经·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 5. 换骨轻清岁月深:比喻鹤的蜕变和进化。轻清指鹤飞翔的姿态轻盈而优雅。 6. 辽海:古地名,泛指北方边地。这里代指赵佶所在的北宋王朝。 7. 等闲人:平常的人。 8. 大罗天上:道教称天上的最高处为大罗天,这里用以赞美鹤的高洁与超凡脱俗。 9. 知音:对事物有深刻理解和感受的人。这里指赵佶对鹤的喜爱和理解。
Sunny_boy_
去完善
赏析
《白鹤词 其七》是一首描绘白鹤的高洁品质与不凡命运的诗词。开篇两句以“一声嘹唳九皋禽”写出白鹤的啼鸣之声,让人想象其高洁的形象;紧接着的“换骨轻清岁月深”则点出白鹤经过岁月的磨砺,依然保持轻盈、清净的品质。 后两句通过比较不同地域的人们对待白鹤的态度,展示了人们对其认知的差异:在遥远的辽海地区,寻常百姓并不认识这种仙鹤;而在大罗天上(暗指仙境),却有无尽的知音对它了解并欣赏。这首诗传达了对白鹤高尚品质的赞美,以及对其遭遇冷遇的不平之感。
Sunny_boy_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白鹤词 其七》是宋徽宗赵佶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北宋末期,此时的赵佶身为皇帝,却对诗词歌赋有着深厚的兴趣和极高的天赋。他以独特的视角描绘了白鹤的形态和生活习性,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向往。 在赵佶当政期间,北宋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危机和社会矛盾。然而,赵佶却在艺术领域展现出了非凡的天赋,他的诗词作品充满了哲理和情感,表现出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首《白鹤词 其七》正是他在这一时期的代表作之一。
Sunny_boy_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