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声声慢(梅)

标题包含
声声慢(梅)
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江梅已破南枝。向晚阴凝,偏宜映月临池。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劳梦想,似玉人羞懒,弄粉妆迟。 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前村夜来雪里,殢东君、须索饶伊。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佶(1082年-1135年),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1100年-1126年)推行一系列政治、文化改革措施,但因决策失误及宠信奸臣,使得国家陷入危机,最终被金朝俘虏,史称“靖康之难”...查看更多
一颗大白菜Elise
去完善

译文
在寒冷中勇敢面对温暖,为了抢占先机,早早绽放的春天使者——梅花已经在南方探出了枝头。傍晚时分,它们汇聚成一团团阴影,恰如其分地映照在水边和池塘旁。自然赋予它美丽的肌肤和清秀的风骨,这让它相形之下比寻常的桃李更加迷人。美梦中,它就像那含羞懒散的美人,常常迟到于化好粉妆的时刻。 记得那些传唱不绝的歌声,让人生恨的是,无情的塞管(即羌笛)总是频繁吹响。寄托着遥远的祝福,小心翼翼地将满怀的思念献给远方的人。在某个夜晚的前村,梅花伴着大雪来临,牵绊着春光的降临。繁华灿烂的季节中,百花齐放的热闹它尚未得知。
一颗大白菜Elise
去完善
释义
1. 欺寒冲暖:指梅花在寒冷中盛开。 2. 占早争春:春天到来时,梅花率先开放。 3. 江梅已破南枝:江梅,即梅花;破南枝,指梅花已经绽开在南枝头。 4. 向晚阴凝:傍晚时分,阴气凝结。 5. 天然莹肌秀骨:赞美梅花的自然美态。 6. 桃李芳菲:与梅花相比,桃李显得逊色。 7. 劳梦想:使人向往不已。 8. 玉人羞懒:此处指梅花慵懒的姿态。 9. 弄粉妆迟:梅花逐渐绽放的过程。 10. 长记行歌声断:指回忆过去的美好时光。 11. 无情塞管频吹:形容笛声的不断响起。 12. 寄远丁宁:把远方的祝福传递给某人。 13. 折赠陇首相思:将梅折赠给远方思念的人。 14. 前村夜来雪里:描绘村庄夜晚雪景。 15. 殢东君:娇媚的春光。 16. 须索饶伊:指梅花需要得到关爱。 17. 烂漫也:形容梅花的烂漫景象。 18. 算百花、犹自未知:即使所有的花都开了,也不及梅花的美丽。
一颗大白菜Elise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词以梅花为主题,描述了它在早春时节的形态和精神风貌。上片通过“欺寒冲暖”,“占早争春”描绘出梅花在冬天即将结束时便已绽开,展示了其坚韧的生命力;又通过“映月临池”描绘了其傲然的姿态和雅致的形象。接着以“天然莹肌秀骨,笑等闲、桃李芳菲”写出梅花自然之美,与俗艳的桃李形成鲜明对比。下片则从另一角度表现了梅花的风韵:“长记行歌声断,犹堪恨,无情塞管频吹”,写出梅花虽然美好却易凋谢的特点,表达了惋惜之情;而“寄远丁宁,折赠陇首相思”则传达了梅花所寄托的深挚情感,特别是最后两句“烂漫也,算百花、犹自未知”,更加突出了梅花的高雅气质和珍贵品质。整首词既有对梅花的细腻描绘,又有对生活的深入思考,实为一首富含哲理的艺术佳作。
一颗大白菜Elise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声声慢(梅)》是宋代皇帝赵佶所作的一首咏物词,描绘了梅花的风姿。这首词的创作时间大约是在宋徽宗在位期间(1100年-1125年)。在赵佶的统治时期,北宋王朝正处于繁荣昌盛的阶段,但由于他对政务的不懈关心,导致政治腐败、民不聊生,最终导致了金兵南下,北宋灭亡的历史悲剧。 在这个时期,赵佶对于艺术的热爱使得他成为了一位出色的艺术家和文人。他不仅擅长书法、绘画,还热爱文学,尤其擅长咏物诗词的创作。在这首《声声慢(梅)》中,赵佶以梅花为主题,赞美了其不畏严寒、傲然挺立的品格,同时也反映了他的个人性格和人生态度。 此外,这首词的创作背景还与当时的时代氛围密切相关。北宋时期,士大夫阶层对梅花的喜爱已经达到了狂热程度,他们认为梅花具有高洁的品质和坚韧的毅力,代表着一种崇高的精神境界。因此,赵佶在《声声慢(梅)》中通过对梅花的赞美,也反映了他对这个时代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一颗大白菜Elise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