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梨花图
楼台影里和风煖,弦管声中瑞日长。从听娇鹦说来路,莫教蜂蝶损浓芳。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楼台倒影在阳光下显得温馨宜人,弦管之声与阳光一同漫长。倾听那娇鹦告知来时的路径,不要让它惊扰了繁茂的花朵。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题:古诗的一种题材形式,为诗歌的标题,体现诗歌的主题和内容。
2. 梨花图:指描绘梨花的画作。
3. 赵佶:北宋末代皇帝,宋徽宗,擅长书画艺术,词藻华丽。
4. 楼台:指楼阁台榭。
5. 影里:阴影之中。
6. 和风:温和的风,泛指春日的微风。
7. 煖:温暖,此处指春天温暖宜人的气候。
8. 弦管声:弹奏乐器的声音。
9. 瑞日:吉祥的日子,也指阳光普照。
10. 来路:来源,出处。
11. 莫教:不要让,不要使。
12. 蜂蝶:蜜蜂和蝴蝶,这里比喻纷扰的人事。
13. 损:损害,影响。
14. 浓芳:浓郁的芳香,此处形容梨花的香气。

去完善
赏析
《题梨花图》这首诗描绘了春日里梨花的美丽景致和诗人对其呵护的心情。首句“楼台影里和风煖”展现出春天的暖意,通过楼的倒影和煦的风传递出自然的温馨。第二句“弦管声中瑞日长”中,“瑞日”寓意吉祥的阳光,代表春天来临的美好时光。同时,诗句中的“弦管声”暗示了热闹的生活场景,进一步烘托出春天的气氛。第三、四句,诗人用“娇鹦说”与“蜂蝶损”形成对比,表明他要努力保护这些美好的事物,不因外界的纷扰而伤害它们。诗人通过对春景的描绘和对生活的感悟,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视和保护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梨花图》是北宋皇帝赵佶创作的一首咏物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1100年至1126年之间,正值赵佶在位期间。在这段时间里,赵佶作为一位君主,面临着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方面的挑战。他在位期间,北宋朝廷内部矛盾重重,外患不断,使得国家的统治陷入了困境。
在赵佶所处的时代,北宋社会经济发展迅速,文化艺术繁荣。然而,这种繁荣背后却隐藏着种种危机。赵佶本人擅长书法、绘画和诗词,他的艺术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他在政治上却并不擅长,最终导致北宋灭亡。
在《题梨花图》这首诗中,赵佶通过对梨花的描绘,表达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同时,这首诗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君主,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心。尽管他在位期间的政策并未能改变北宋的命运,但他的诗词作品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矛盾和变迁。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