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满庭芳

标题包含
满庭芳
芳词来上,因俯同其韵以赐。 寰宇清夷,元宵游豫,为开临御端门。暖风摇曳,香气霭轻氛。十万钩陈灿锦,钧台外、罗绮缤纷。欢声里,烛龙衔耀,黼藻太平春。 灵鳌,擎彩岫,冰轮远驾,初上祥云。照万宇嬉游,一视同仁。更起维垣大第,通宵宴、调燮良臣。从兹庆,都愈赓载,千岁乐昌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赵佶(1082年-1135年),即宋徽宗,是北宋第八位皇帝。他在位期间(1100年-1126年)推行一系列政治、文化改革措施,但因决策失误及宠信奸臣,使得国家陷入危机,最终被金朝俘虏,史称“靖康之难”...查看更多
梦燕秋
去完善

译文
优美的诗篇传来,于是顺着它的韵律写诗赐予。 世界安宁,元宵节气氛热烈,开启皇宫正门。温暖的微风轻轻摇动,香气弥漫。成千上万的彩灯闪烁着光辉,犹如锦绣般美丽;宫廷之外,人们身着华丽的衣裳尽情欢乐。在欢声笑语中,蜡烛的光芒照亮夜空,如同华丽的水藻衬托出和平的春天。 奇幻的海龟,托举着绚丽的山峰,明月开始缓缓升起,刚刚出现在吉祥的云层之上。照耀着整个世界的人们共享快乐,不偏不倚。再筑起宏伟的府邸,举办通宵的宴会,庆祝和谐的世界。从此欢庆佳节,共同祝愿这繁荣昌盛的时代。
梦燕秋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寰宇清夷:指整个世界太平无事。 2. 元宵游豫:元宵节时的出游活动。 3. 临御端门:皇帝坐朝的宫殿大门。 4. 钩陈:星名,此借指皇宫。 5. 钧台:古代天子所居之处。 6. 烛龙:传说中的一种神龙,能够照明。 7. 黼藻:华丽的文章或装饰。 8. 灵鳌:传说中的巨龟。 9. 冰轮:明月。 10. 维垣大第:城墙之内的高门显宅。 11. 调燮良臣:指辅佐皇帝的贤能大臣。 12. 千岁乐昌辰:千年盛世的喜悦与欢乐。
梦燕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满庭芳》描绘了元宵佳节的盛世景象,展现了国泰民安的美好画面。开篇即描述“寰宇清夷”,点明了国家和平安宁的背景,为下文的热闹场面做了铺垫。元宵节皇帝出游,大开端门,让人们感受到了皇帝的亲民和关爱。紧接着用暖风、香气以及华丽的锦绣等描绘出热闹非凡的场景,勾画出一幅太平盛世的画面。 在悠扬欢快的氛围中,诗人借烛龙、黼藻等意象,形象生动地表达了帝国的繁荣昌盛。同时,“冰轮远驾,初上祥云”表达了对光明和平的希望与期盼。 接下来,诗人赞美了大臣们的忠诚和智慧,歌颂了他们为国家治理作出的贡献。通过赞扬大臣们的事迹,也隐含了对皇帝的赞誉。结尾处,诗人再次强调了国家安定,百姓幸福的美好愿望。 整首词色彩鲜明,韵律和谐,充分展示了北宋皇家的风采,也表现出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深深的热爱之情。
梦燕秋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满庭芳》是宋徽宗赵佶的一首名篇,根据现有文献记载,它大约创作于北宋末年,公元1125年左右。这个时期,赵佶在朝堂上看似风光无限,实际上国家的政治形势已经日趋严峻。他的统治备受诟病,而北方的辽国又逐渐崛起,成为了宋朝最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赵佶开始寻求新的治国之道,他广泛结交文人士大夫,热衷于文艺创作,试图通过这种方式来转移人们对政治的不满。《满庭芳》正是赵佶在这一时期的产物,表达了他在面对国家危局时内心的彷徨与无奈。 这首诗以描绘皇宫内的景象为主,通过对庭院、楼阁、花草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生活的繁华与奢靡。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隐藏着深深的忧虑和恐惧。诗人通过对宫殿的描绘,暗示了皇帝地位的岌岌可危,以及他对未来的担忧。
梦燕秋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