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
自古维扬厥草夭,露红烟紫不胜娇。
郑风已久名溱洧,洛品犹堪压魏姚。
痛饮莫辞金凿落,清标偏爱玉逍遥。
楚狂小子嗟多病,坐对珍丛不自聊。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古以来扬州的美丽花草繁多,繁茂如烟的紫色和红色的鲜花让人陶醉。
郑国美丽的溱水和洧水早已闻名于世,洛阳的牡丹品种仍可压倒魏国的芍药。
尽情畅饮不需要担心金凿会坠落,清雅的风采更爱洁白的蝴蝶兰。
楚地的狂生常常哀叹疾病困扰,面对珍贵的植物也无法自我排遣。
去完善
释义
1. 维扬:指江苏扬州。古代九州之一,辖境大致相当于今天江苏省淮河以南地区。
2. 郑风:即《诗经·郑风》,是《诗经》十五国风中的一部分,包括21篇诗歌,主要反映了春秋时期郑国地区的民间风俗和人文情怀。
3. 溱洧:源出河南省密县东圣水峪,汇合后称双洎河,至新郑市与新墙河会合,再汇入贾鲁河。诗中的"溱洧"指代了郑国的历史和文化。
4. 洛品:这里指的是洛阳的花卉品种。洛阳在古代中国具有重要地位,被誉为“九朝古都”,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
5. 魏姚:指的是三国时期的魏国的皇后,如曹操的妻子卞夫人等。这里借指洛阳花卉品种繁多,品质上乘。
6. 金凿落:一种美酒,源自唐朝。此处指代饮酒。
7. 玉逍遥:指芍药花的美,如同玉一样洁白无瑕,逍遥自在。
去完善
赏析
赏析:这首《芍药》诗描述了诗人对于芍药的赞美与喜爱之情。首联“自古维扬厥草夭,露红烟紫不胜娇”中,诗人以扬州为背景,生动地描绘出芍药花的美丽景色。颔联“郑风已久名溱洧,洛品犹堪压魏姚”则进一步指出芍药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它不仅被描绘在《诗经·郑风》的《溱洧》一诗中,而且在洛阳的品种也是最为珍贵的。颈联“痛饮莫辞金凿落,清标偏爱玉逍遥”则表达了诗人对芍药的热爱之情,他愿意痛饮美酒欣赏芍药之美。尾联“楚狂小子嗟多病,坐对珍丛不自聊”则以自嘲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自己的哀伤之情,他因身体多病而无法尽情欣赏这美丽的芍药。整首诗情感丰富,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素养和独特的艺术风格。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芍药》这首诗是南宋著名诗人蔡戡在公元1164年左右创作的。这个时期正值南宋初年,金兵入侵,国家分裂,民不聊生。诗人蔡戡身处乱世,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苦难深感忧虑。他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对战乱的不满,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和平与繁荣的期盼。
在这个特殊时期,蔡戡的人生经历也颇为坎坷。他曾担任过地方官吏,为国家治理尽心尽力。然而,由于时局的动荡,他的仕途并不顺利。这使得他对国家和民众的命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当时的时代背景是南宋与金国的战争不断,国家局势紧张。尽管南宋政权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国内形势,但金兵的入侵仍然给国家和民众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在这种背景下,蔡戡作为一位有良知的文人,无法忍受国家的衰落和民众的苦难,于是在他的诗篇中表达了强烈的忧国忧民之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