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登三高亭

标题包含
登三高亭
我为莼鲈得得来,三高亭上且徘徊。 老来心事无机械,寄语群鸥勿浪猜。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我是因思念故乡美食而来,在高亭上静静徘徊。 老年时心中已无任何杂念,希望群鸥不要胡乱猜测我的心意。
去完善
释义
1. 三高亭: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据载为宋代文人张翰、王羲之、陆羽三人游宴之处,故名三高亭。 2. 莼鲈:指湖州的特产,即莼菜和鲈鱼。这里是用来表达作者对故乡的热爱之情。 3. 老来:年老的时期。这里指作者的晚年。 4. 心事无机械:指作者的心事没有虚假的成分。 5. 群鸥:指周围的景物。这里借指周围的景物和人。 6. 勿浪猜:不要胡乱猜测。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题为“登三高亭”,诗人蔡戡借登高表达了对自己的期许和对生活的向往。首句“我为莼鲈得得来”以乡音俚语写出诗人来到此地的目的,透露出诗人的悠然自得。紧接着的“三高亭上且徘徊”写出了诗人独自在亭上的心境,“徘徊”表现了诗人对外界的探寻和内心的思索。第三句“老来心事无机械”表明了诗人年岁已大,看透世事,不再复杂。最后一句“寄语群鸥勿浪猜”则表达出诗人希望他人不要过分猜测他的心思,追求一种纯净和谐的生活状态。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登三高亭》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宋孝宗乾道八年(1172年)。蔡戡,字定夫,号双溪居士,原籍河南,后迁居浙江台州临海。他在南宋时期历任官职,曾任温州知州、户部侍郎等职。 在乾道年间,宋金关系紧张,战争频繁。这一年,金朝派兵攻陷四川重镇利州,使南宋朝野震动。在此背景下,诗人蔡戡表达了忧国忧民的情怀,创作了这首抒发爱国情怀的诗篇。 诗人登上三高亭,眺望远方,感叹国家形势险恶。他通过描绘登高望远的景象,表达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全诗语言质朴,情感深沉,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的高尚情操。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