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道中述怀

标题包含
道中述怀
分阃南来两见秋,不才多病合归休。 奔驰水陆三千里,经历江湖十四洲。 鲈鲙莼丝怀古里,梅花雪片送行舟。 自惭尸素终无补,只为忧边白尽头。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蔡戡(1168年-1236年),字定夫,号节斋,福建路建州府建阳县人。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是南宋中叶的重要政治人物。 蔡戡出身于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博览群书。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年),...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分别以南方向来度过了两个秋天,我才能平庸且多病,应该退休了。 在三千里的水上和陆地上奔波,经历了江河湖海十四洲的风景。 回想起吃鲈鱼和莼菜的美好往事,梅花的飘落和白雪覆盖的小船相伴。 我感到羞愧,因为我并没有真正做出贡献,只是因担忧边境问题而白头。
去完善
释义
1. 分阃:指担任地方长官。这里是指蔡戡出任江南东路安抚使。 2. 合:应该。 3. 奔驰:快速奔走。 4. 水陆:水上和水路。 5. 三千里:泛指距离遥远。 6. 十四洲:指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大小湖泊岛屿。 7. 鲈鲙:鲈鱼切片,是一种美食。这里用"鲈鲙"代表怀念故乡的情感。 8. 莼丝:一种水生植物,是江南地区的特产。这里用"莼丝"表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9. 梅花雪片:形容雪中的梅花,象征着离别之情。 10. 送行舟:送别远行的船只。 11. 自惭尸素:自己惭愧于无所作为。 12. 忧边:担忧边疆事务。 13. 白尽头:白头,指老年。这里是指因忧虑国家而头发变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道中述怀》,是南宋诗人蔡戡的感怀之作。诗中以精炼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自己南来两次所见的景色、人事和内心的感慨。以下是对这首诗各联的赏析: 首联“分阃南来两见秋,不才多病合归休”点明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和自己的状态。“分阃”指大臣出征或出任地方官,这里作者以南宋使臣的身份南来。“两见秋”表示诗人南来两次,暗含时光流逝,岁月如梭的感叹。“不才”为诗人自称,表示自己才能不足;“多病”表明身体欠佳。“合归休”是诗人以身体条件为由暗示自己应该退休。 颔联“奔驰水陆三千里,经历江湖十四洲”描绘了诗人长途跋涉的艰辛和丰富的人生阅历。“水陆三千里”体现了旅途的遥远和道路的崎岖;“经历江湖十四洲”则表现了作者曾游历过的广阔天地。 颈联“鲈鲙莼丝怀古里,梅花雪片送行舟”以江南的美景寄托诗人深沉的情怀。“鲈鲙”指鲈鱼切片,是江南水乡的特色美食;“莼丝”是指莼菜,象征着江南水乡的美好景致。这两者都寓含着诗人对于江南景色的留恋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而“梅花雪片送行舟”则以冬日梅花的绽放和漫天飘雪的景象象征离别,表达出诗人在旅途中告别故友的心情。 尾联“自惭尸素终无补,只为忧边白尽头”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自己无力回天的悲哀。“自惭尸素”是说诗人深感自己的平庸无能,无法为国家做出贡献。“忧边”指对边疆战事的担忧,诗人认为国家边境的安全问题是自己的责任。“白尽头”用白发苍苍的形象表达了诗人的苍老之态,暗含岁月的蹉跎和生命的无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道中述怀》是南宋诗人蔡戡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225年。当时蔡戡因被贬谪,从京城临安(今浙江杭州)赴任湖南攸县县丞途中。这首诗主要描绘了他在贬谪旅途中对人生的感悟和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在南宋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战乱不断,百姓生活困苦。蔡戡作为一位有抱负的政治家,曾致力于改革,但因触犯权贵而被贬谪。在这段时期,他经历了人生的高潮和低谷,对国家前途和民众生活充满了忧虑。 在这首诗中,蔡戡通过对旅途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他的忧国忧民之情。他描绘了山间的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同时,他也提到了时代的苦难,表达了对民生疾苦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感受到蔡戡作为一名政治家的家国情怀和他对时代命运的深刻洞察。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