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卧病

标题包含
卧病
故故抽身入翠微,头昏背痛便相随。 只今得病缘身有,待我无身更病谁。 天际寒云糊远岫,松梢归鹤客枯枝。 青灯独照黄昏影,且自扶头强赋诗。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白玉蟾(1293年-1368年),原名朱重八,后改名为朱元璋,字国瑞,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人。他是明朝的开国皇帝,在位三十一年(1368年-1399年),年号洪武。 朱元璋出身贫寒,曾做过和尚和乞...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所以我现在特意抽身走进青山绿林之中,头晕背痛就跟着我了。如今正是我身体上的病痛在跟着我,等到我没有这个身体了,病痛还能去找谁呢?远方天空的寒冷云雾模糊了远方的山峦,松树的树梢上,一只飞回来的鹤子栖息在干枯的树枝上。一盏青灯孤独地照亮着黄昏的影子,我还是努力支撑起疲惫的头颅来写诗吧。
去完善
释义
1. 故故:屡次,频繁。这里指多次抽出时间。 2. 翠微:形容山色青翠,这里代指山中景色。 3. 头昏:头脑昏沉的感觉。 4. 背痛:背部疼痛。 5. 缘身有:因为身体存在。这里“有”作动词,表示具有或存在的意思。 6. 待我无身:等我死去。这里的“无身”即指死亡。 7. 天际:天边。 8. 寒云:寒冷的云雾。 9. 糊:模糊地看。 10. 远岫:远方的山峰。 11. 松梢:松树梢头。 12. 归鹤:飞回的鹤。 13. 客枯枝:在枯枝上停歇。 14. 青灯:指燃烧着青色灯芯的油灯。 15. 独照:独自照亮。 16. 黄昏影:黄昏时的影子。 17. 扶头:支持着头部,这里引申为支撑自己生病的身体。 18. 强赋诗:勉强写诗。
去完善
赏析
《卧病》是南宋诗人白玉蟾的一首述怀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因病卧榻、感悟人生病痛的主题。 首联“故故抽身入翠微,头昏背痛便相随”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隐居的场景。“翠微”在这里指的是苍翠的青山和幽深的竹林,反映出诗人向往大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头昏背痛”也表明了诗人此时的身体状况不佳。 颔联“只今得病缘身有,待我无身更病谁”则是诗人对自己病痛的反思。这句诗意在说明,因为有了这个身体,所以才会有病痛。等到没有了身体,也就无从谈病痛了。这实际上是对生命的思考,暗示出病痛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身。 颈联“天际寒云糊远岫,松梢归鹤客枯枝”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反映了诗人当时的心境。天边的寒云与远方的山峰交织在一起,松树的枝头则有鹤鸟栖息。这些景象显得孤独而寂寥,透露出诗人在病痛中的无奈。 尾联“青灯独照黄昏影,且自扶头强赋诗”进一步展示了诗人面对病痛时的心态。在这昏黄的灯光下,诗人虽然身体不适,但仍坚持写诗抒发胸臆。这一形象传达出了诗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卧病》这首诗出自宋代著名道教学者、诗人白玉蟾之手。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大致在宋末元初时期(约公元1250年左右)。这一时期,白玉蟾因体弱多病而长时间隐居山林,专心修道养生。 在这期间,他饱受疾病的困扰,身心俱疲。然而,正是这种困境使他更加深刻地领悟到人生的无常和苦难。在这种背景下,他以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病痛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感悟。 在宋末元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战争频繁,民生疾苦。白玉蟾身为道家学者,他关注社会的现实问题,同情百姓的疾苦。在他的诗歌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生命的珍视,对苦难的怜悯,以及对和平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