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贞居张先生
不见贞居张外史,故园牢落已经年。山中绝境如三岛,河上遗书著几篇。竹榻何曾延俗客,琼楼只合贮神仙。扁舟有待秋风后,重约湖阴日扣舷。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不能见到纯真的隐居者张先生,我的家乡已经变得荒凉多年。在深山中寻找如世外桃源般的境地,河中留下的是一些被遗忘的书。那张竹子做的床未曾接待过普通的客人,那玉砌的楼阁只适合藏身仙境的神仙。当秋风起时,我愿乘一艘小舟,重新回到湖边敲击船舷。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怀贞居:指贞洁而独居的人。
2. 张先生:这里指的是隐士或者才子张逊。
3. 外史:古代对书生、文人的一种称谓。
4. 故园:故乡,此处可以理解为诗人所在的家园。
5. 牢落:冷落,孤寂。
6. 三岛:我国古代神话中所说的海中三神山(蓬莱、方丈、瀛洲)。
7. 河上遗书:即古文经典,《尚书·禹贡》记载河出图,洛出书,即黄河之北有龙门山,其水文图案传说为大禹治水时河伯赠给的神龟背部的纹理,所以后世以“河图”代表河流自然现象之神异。而古时的文字记载通常称“河洛图书”。
8. 竹榻:用竹子做的床,此处寓意闲适生活。
9. 延俗客:邀请普通人来做客。
10. 琼楼:富丽堂皇的楼宇,此处形容怀贞居的环境优美。
11. 贮神仙:此处可以理解为在如此美丽的环境中居住着神仙般的人物。
12. 扁舟:小船,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自己的座驾。
13. 湖阴:湖畔的阴影处,可以理解为幽静之地。
14. 扣舷:敲击船舷,表示船即将起航。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怀贞居张先生”为主题,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隐居者的敬仰和怀念之情。开篇两句“不见贞居张外史,故园牢落已经年”,描述了诗人在长久未见张先生的情况下,对其故园衰落的感慨。接下来的四句“山中绝境如三岛,河上遗书著几篇。竹榻何曾延俗客,琼楼只合贮神仙”,描绘了张先生的山中生活,他身居仙境般的地方,专注于著作,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最后两句“扁舟有待秋风后,重约湖阴日扣舷”,表达了诗人期待有朝一日能与张先生相聚的心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张先生生活的向往和对隐逸文化的尊重。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怀贞居张先生》是唐代诗人张逊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唐玄宗天宝年间(742年-756年)。当时正值唐朝盛世,但已出现衰颓的迹象。
在这个时期,张逊的人生际遇颇为坎坷。他曾担任尚书郎、工部侍郎等职,但因直言敢谏,屡次触怒皇帝,最终被贬为忠州刺史。然而,他在被贬期间仍保持清廉正直的品质,深受百姓爱戴。
此外,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文化艺术发展迅速。但是,随着皇室的奢侈腐化,官僚腐败日益严重,政治日渐黑暗,民间疾苦逐渐显现。这为张逊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