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无题四首 其三

标题包含
无题四首 其三
罘罳凉月午阴移,漠漠重帘怨阿螭。竹泫啼红犹染泪,藕分纤碧尚牵丝。题封欲寄金条脱,收子休弹玉局棋。惆怅章台南畔柳,何人折尽最长枝。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透过凉意弥漫的午间阳光,一幅幅意境悄然呈现;一重重帘幕中,似有阿螭的无尽幽怨。 竹林泪痕犹新,犹如红颜临别涕泪未干;莲藕分离,却仍紧密相连。 想要以信函托付情谊,又想起那一曲棋子间的离别;怅然若失地看着章台南边的垂柳,谁来捡拾这些曾经的记忆。
去完善
释义
1. 罘罳:古代宫殿或宅院中的一种屏风式的建筑。 2. 凉月:清凉的月光。 3. 午阴:中午的阴影。 4. 漠漠:迷茫不清的样子。 5. 重帘:重叠的帘幕。 6. 阿螭:指壁画上的蛟龙类形象。 7. 竹泫:形容竹子流泪的样子。 8. 啼红:形容花朵凋谢的颜色。 9. 藕分:莲藕分开。 10. 纤碧:细长的绿色物体,这里指荷叶。 11. 金条脱:即金子做的臂环。 12. 玉局棋:一种玉石制成的棋盘。 13. 章台南畔柳:指古代京城长安的一座桥附近的柳树。 14. 何人:谁。 15. 最长枝:最长的柳树枝。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愁绪情思的诗词,诗人在此间表达了诸多情感及想象,以寄托心中的思绪与渴望。 “罘罳凉月午阴移”一句中,作者巧妙地将时间与地点相结合,通过描述午阴转移的景象展现出一种时光流转之感,同时也为全诗奠定了情感基调。 接下来的“漠漠重帘怨阿螭”则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哀愁氛围。阿螭本指传说中的一种神兽,这里则暗示着某种难以言说的幽怨。诗人用“漠漠重帘”象征内心深处的层层遮掩,表现出一种情感压抑的状态。 而后两句“竹泫啼红犹染泪,藕分纤碧尚牵丝”则以细腻的笔触描绘出自然界中的景象,竹子低垂、荷花尚存,暗示着春天尚未离去,夏天即将到来,这一意象象征着离别之情和新生之希望。 紧接着的“题封欲寄金条脱,收子休弹玉局棋”表达出诗人对于离别与重逢的矛盾心情。一方面想要通过寄送礼物来传达自己的情感,另一方面又担忧对方的回应。这种复杂的情绪充分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无奈。 最后两句“惆怅章台南畔柳,何人折尽最长枝”则是对整个情感的升华。章台南畔的柳树成为了诗人情感的寄托,他将离别的哀愁、重逢的希望都赋予了这个具体的意象,从而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饱满丰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无题四首 其三》是宋代诗人张逊创作的一首古体诗。这首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当时国家政治昏暗,民众疾苦。 在这个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张逊作为一名文人,对国家的命运和民众的生活有着深深的关切。他的这首《无题四首 其三》正是他目睹了社会的种种不公和民众的苦难后,表达自己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同情。 张逊在诗歌中表达了他的无奈和悲痛,但他并未因此而丧失信心。相反,他在诗歌中表达了对未来的期许,希望国家能够摆脱困境,民众能够过上幸福的生活。这种深沉的情感和坚定的信念,使得这首诗成为了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