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谭君诗集

标题包含
题谭君诗集
建州衣钵传武功,山谷濠梁窥谢公。 谭君之诗何自工,君家诗有冰清翁。 野塘千顷涵秋风,资奁尽在奚囊中。 苏僊今已骑虬龙,野塘钓艇君谁同。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姚勉(1238年-1313年),字述之,号雪坡,南宋末年著名文人。他出生于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自幼聪颖好学,才华横溢。 姚勉年轻时曾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后来,他在地方上担任了一...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建州的传承了武艺精髓,在山谷和濠梁间欣赏着谢公的风采。 谭君的诗为何如此美妙?只因他拥有像冰一样清新的诗翁前辈。 宽阔的池塘包容了秋天的风,所有的才情都在他的小包里。 如今苏轼已经化身为龙,在池塘边垂钓的人有谁愿意与他同行呢?
去完善
释义
《题谭君诗集》注释: 1. 建州:古代行政区划名,这里指福建一带。 2. 衣钵:佛教术语,比喻学问或技艺的传授继承。 3. 武功:地名,在陕西省咸阳市,这里是借指中原地区。 4. 山谷:黄庭坚的号,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 5. 濠梁:濠水桥,位于江苏盱眙县,这里借指江南水乡。 6. 谢公:指东晋文学家谢灵运,他是山水诗的开创者。 7. 谭君:此处指谭姓的诗作者。 8. 冰清翁:指具有高洁品质的文人墨客。 9. 野塘千顷:形容广阔的池塘。 10. 涵:包含、包容。 11. 秋风:秋天的风,此处借指秋天。 12. 资奁:女子的嫁妆。 13. 奚囊:古人用来装毛笔的小袋。 14. 苏僊:苏东坡,北宋文学家。 15. 骑虬龙:指飞升成仙。 16. 钓艇:钓鱼的小船。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赞美谭君诗歌的诗。第一句提到建州衣钵和武功,暗示了谭君继承了诗歌创作的精髓,第二句通过山谷和濠梁两个地名,将谭君与谢公进行对比,表现了他的诗歌才华。第三句强调谭君家族的诗歌传统,冰清翁代表了他们家族在诗歌领域的成就。第四句描绘了一幅宽广的野塘秋景图,象征着谭君的诗歌内容丰富多样。第五句则将谭君比作苏僊(苏轼),表达了对他诗歌技艺的高度赞誉。最后一句提出疑问,在苏轼已经离开人间的情况下,还有谁能与谭君一起在水边垂钓、享受诗意生活呢?这首诗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谭君诗歌的魅力和作者对其深深的敬仰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谭君诗集》是南宋诗人姚勉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致在南宋末年,即公元12世纪末至13世纪初。 在这段时间里,中国正处于南北宋交替的时期,北方的金国已经攻占了北宋的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建立了伪齐政权,而南宋偏安江南一隅。这一时期的政治氛围十分压抑,文人墨客们普遍感到国家的衰颓和民族的危亡,因此他们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忧国忧民的情怀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姚勉作为南宋末年的文人,也受到了这种时代氛围的影响。他在《题谭君诗集》中表达了对好友谭君才华的赞赏,同时也流露出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忧虑。在诗中,他写道:“三朝伟人材,四海骚人翰”,这是他对当时文人才华的赞美;而“造物蓄深意,遗此地上观”,则是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担忧。 此外,姚勉还曾在其他诗作中表达过对战乱频仍、民生疾苦的忧虑。例如在他的《登镇州万寿阁》一诗中写道:“往事只堪伤局势,新愁又复吊江亭。”这些诗句都体现了姚勉在那个时代的忧国忧民之心。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