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嘲
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
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
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
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我这大半生足迹遍布各地,喝醉的时候总得有美女扶着。连年战火纷飞,一个月里半个月都没有肉吃。现在在这个世界上我不再是孔子那样的人,只做一个普通的官员,就像宾头卢一样逍遥自在。晚上月光洒进窗子,让人陶醉,花300钱就可以买到一杯美酒了。
去完善
释义
1. 踪迹:指走过的足迹,比喻经历的事情或人生的历程。
2. 平生:一生,终生。
3. 九区:泛指全国各地区。古代中国分为九州,故称。
4. 醉倒:醉酒至失去控制的状态。
5. 蛾眉:代指美女。
6. 扶:搀扶。
7. 连年:连续多年。
8. 兵火:战争之火,形容战乱频繁。
9. 四方:全国各地。
10. 沸:沸腾,比喻混乱的局面。
11. 一饱:吃一顿饱饭。
12. 鸡豚:鸡肉和猪肉,泛指食物。
13. 分司:官职名,此处是诗人自谦之词。
14. 宾头卢:罗汉名,此处用来比喻自己超凡脱俗的境地。
15. 卷帘:卷起窗帘,意指赏月。
16. 月色:月光。
17. 青铜:古代钱币,此处用来指代酒钱。
18. 径自:径直地,自行地。
19. 沽:买酒。
去完善
赏析
邓肃的《自嘲》描绘出诗人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通过对比自己与他人的境遇,表达了诗人坚韧乐观的人生态度。在诗的开篇,“踪迹平生半九区,醉倒时得蛾眉扶”,诗人以行走各地的足迹作为开篇,表现了他在战乱中的无奈和艰辛。同时,“醉倒时得蛾眉扶”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不屈不挠的精神。接下来的“连年兵火四方沸,一饱鸡豚半月无”,揭示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诗人生活的困苦。然而,尽管生活如此艰难,诗人依然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在诗的中间部分,“住世今非孔北海,分司自到宾头卢”,诗人通过对比自己和古人的遭遇,表明了面对困境的决心和信念。最后两句“卷帘月色招人醉,三百青铜径自沽”,描绘了诗人在月色中独酌的画面,表现了诗人面对困苦环境的淡然和从容。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彰显了邓肃作为一个诗人对生活深深的眷恋和坚定的信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自嘲》是南宋诗人邓肃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创作于宋徽宗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邓肃时年42岁。
在这一年中,邓肃身处江湖之远,身心俱疲。他因上疏谏言而触怒权臣蔡京,被贬谪至广西柳州。在此期间,邓肃经历了人生的高潮与低谷,对世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以一颗平常心看待人生起伏,用幽默、诙谐的笔触描绘自己身处困境的无奈。
与此同时,北宋时期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国家内外交困。皇室奢靡无度,官员贪腐成风,民间疾苦重重。在这个时代背景下,邓肃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知识分子,以讽刺和自我调侃的方式表达了对现实的关切和忧虑。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