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吟轩
渊明句法古无有,头上幅巾供漉酒。
李白豪篇惊倒人,举目望天不计斗。
二子风流不可追,公作幽轩为唤回。
长鲸渴兴沉江海,锦囊妙句生风雷。
安得一廛在公侧,时时去作孔融客。
愁肠得酒生和风,也向毫端写春色。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陶渊明的文章风格独特无匹,他在田间劳作时头戴头巾,手持酒杯,品酒论道。李白的诗篇如狂风骤雨,令人惊叹不已,他放眼望去,浩瀚星空,豪情万丈。这两位文学大家的风华无人能及,您则致力于唤起他们遗世独立的风流雅韵。您犹如一条潜藏在江河湖海中的巨鲸,灵感迸发时便如雷霆万钧般显现出旷世奇才。
若能与您相邻而居,我会常常去做您的座上宾,一边聆听着您那妙语连珠的教诲,一边借着美酒春风,挥毫泼墨,把盎然春意挥洒在纸上。
去完善
释义
1. 渊明:指陶渊明,东晋著名诗人,其诗歌以自然真趣著称,语言质朴,开创了田园诗派。
2. 头上幅巾供漉酒:陶渊明《桃花源记》中的“漉我以降”,意为用过滤的装置过滤酒水。
3. 李白:唐朝著名诗人,被誉为“诗仙”,作品以豪放浪漫著称。
4. 举目望天不计斗:意指李白的诗篇豪迈奔放,无所畏惧。
5. 二子:指陶渊明和李白的简称。
6. 长鲸渴兴沉江海:形容邓肃诗才横溢,如鲸吸水般地汲取知识。
7. 安得一廛在公侧:希望自己能有一处房子在邓肃旁边,表示对邓肃的敬仰与追随。
8. 孔融客:孔融是东汉末年的一位文人,他以好酒而闻名。这里用作比喻好酒的友人。
去完善
赏析
《醉吟轩》是宋朝诗人邓肃的一首描绘诗人在幽轩中畅饮抒怀的诗。该诗通过对陶渊明的倾慕和对李白的敬仰,展示了诗人内心壮志难酬的哀伤以及寄情诗酒的豪情。
诗的开篇通过描述陶渊明的诗句之高雅无人可及,表达出诗人对陶渊明的仰慕之情。“头上幅巾供漉酒”这一形象描绘了陶渊明自由自在的田园生活。紧接着,诗人以李白豪放诗篇为契机,颂扬其非凡才华和视美酒如天的洒脱个性。
第二联诗人笔锋一转,感慨陶、李两位才子风流已成过往,不可追寻。然而他随即表示,他以“醉吟轩”命名自己的幽轩,正是为了召唤那些美好的过往和遗韵。接下来的“长鲸渴兴沉江海,锦囊妙句生风雷”一联,表达了诗人渴望成为一位壮志凌云、才能出众的诗人,其作品犹如鲸鱼饮水般震撼人心,充满激情和力量。
最后两联,诗人希望能与友人共享美酒吧,共度时光。当愁绪消散,心中的春风便能吹拂过来,挥毫泼墨时自然能生出春色盎然的景象。整首诗交织着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壮志难酬的无奈之情,但更多地展现出诗人积极面对人生困境的精神面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邓肃的《醉吟轩》这首古诗创作于南宋时期。公元1125年,北方的金国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开封),北宋灭亡。次年,宋徽宗的儿子赵构在南方建立南宋,定都临安(今浙江杭州)。
邓肃本人生活在南宋初期,他的家乡位于江西抚州地区。当时正值金兵南下,南宋朝廷求和。这一时期,由于战乱频繁、民不聊生,许多文人士大夫纷纷投身政治,期望实现国家中兴。
邓肃在这一时期,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取得功名。他一生游历四方,结交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他的作品中,《醉吟轩》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这首诗以饮酒为主题,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