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二

标题包含
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二
水天清浅月昏黄,传语诸花未要忙。 词客尽应相识早,玉人谁有自然香。 祇承雨露尤消得,况乃冰霜已备尝。 未用夜寒吹玉笛,切须丁嘱与宁王。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陆佃(1042年-1102年),字农师,号陶山,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他出生于浙江绍兴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勤奋好学,年轻时便以文才出众而闻名乡里。 在科举考试中,陆佃表现出色,于宋仁宗嘉祐四年(10...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月色昏黄映在水天一色的清澈中,告诉百花们不要急急忙忙地开放。词人们应该早早地就互相认识,那位美人儿身上的香气又是谁赋予的呢?她承受了雨露滋润便已经足够美好,更何况她已经经历了风霜的考验。不必在寒冷的夜晚吹奏玉笛,要时刻关注并叮咛宁王。
去完善
释义
1. "水天清浅":水天相接的情景,表示视野开阔;"清浅"形容水的清澈,此指月色映照在水面上,构成一种明净的画面。 2. "月昏黄":指月亮升起时呈现出略带黄色的朦胧光影。 3. "传语诸花未要忙":诗人告诉其他花朵不要急于开放。 4. "词客":文人墨客,此处是诗人自谦的称呼。 5. "玉人":古代常用来赞美美女,此处也可以理解为对梅花的赞誉。 6. "自然香":梅花自身散发出来的香气。 7. "祇承雨露尤消得":梅花能够承受住阳光雨露的滋润。 8. "况乃冰霜已备尝":更不用说它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够生长。 9. "未用夜寒吹玉笛":不需要在寒冷的夜晚吹奏玉笛来衬托梅花的高洁。 10. "切须丁嘱与宁王":(诗人)特别提醒宁王注意欣赏梅花。
去完善
赏析
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描绘一幅宁静的水边月夜景象,传达出梅花的品质和特点。诗人以月色的昏黄来衬托梅花的孤傲和高洁,又以水中倒影的清澈表现梅花的纯净无瑕。此外,诗中还运用了一些意象来强调梅花的品质,如“未要忙”暗示了梅花不随大流,始终保持独立精神;“玉人谁有自然香”则是赞美梅花的芳香是天然生成的,并非人工添加。同时,诗人还表达了梅花不畏严寒、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将梅花作为风骨的象征。全诗节奏明快,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梅花的独特理解和深厚情感。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依韵和查许国梅花六首 其二》,是由北宋文学家、政治家陆佃所创作。创作时间为公元994年至1057年之间,这段时间正是北宋时期的中期。 在诗人的生活中,他先后经历了进士及第、翰林院编修、出知扬州、入相等阶段。在这段漫长的岁月中,陆佃深切感受到了时代的变化和人民生活的艰难。特别是他在任职地方官时,亲眼目睹了百姓的困苦生活,使他对国家治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与此同时,北宋中期正值仁宗朝(1023-1063年),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时期,但也存在诸多问题,如政治腐败、军事紧张等。陆佃作为一位有社会责任感的文人,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通过诗歌表达了自己的忧虑和期待。 在这首诗中,陆佃通过对梅花的描绘,表达了对高尚品质和坚韧精神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国家治理的关切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情感都深深地烙印在了他的诗篇中,使之成为了那个时代的见证和象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