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开元寺牡丹

标题包含
题开元寺牡丹
此花南地知难种,惭愧僧闲用意栽。 海燕解怜频睥睨,胡蜂未识更徘徊。 虚生芍药徒劳妒,羞杀玫瑰不敢开。 惟有数苞红蕚在,含芳只待舍人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这花南方很难种植,多亏悠闲的僧人用心栽培。 海燕似乎很懂得关爱它,频繁地在周围飞来飞去。而胡蜂还不太认识这个新朋友,总在周围徘徊。 尽管芍药白白嫉妒了这场相遇,玫瑰也会因为自愧不如而无法盛开。 只有这几朵红花仍然静静地绽放,等待着有缘人到来,感受它们的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南地:南方地区。 2. 惭愧僧:谦虚的僧人。 3. 用意:花费心思。 4. 海燕:即燕子。 5. 解怜:了解喜爱。 6. 睥睨:斜视,表示轻视。 7. 胡蜂:一种昆虫,这里指蜜蜂。 8. 虚生:虚度生命。 9. 芍药:一种植物,这里与牡丹对比。 10. 羞杀:让人害羞。 11. 玫瑰:一种植物,这里与牡丹对比。 12. 红蕚:红色的花萼。 13. 含芳:带有香气。 14. 舍人:官职名,这里指文人士大夫。
去完善
赏析
《题开元寺牡丹》徐凝 本诗描绘了开元寺牡丹花的美丽与独特之处。首联点明这南方牡丹种植不易,然而幸亏有那些闲寂的僧人用心培育,才使得这珍贵的花卉得以生长。颔联描绘了海鸟燕子了解牡丹之美好,频频顾盼;而胡蜂对此却一无所知,只能在旁边徘徊。颈联通过对比芍药和玫瑰,突出了牡丹的高贵气质。尾联则强调只有少数几株红花仍在,它们似乎在等待着舍人前来欣赏。整首诗借物言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境遇和品格情操的独特看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开元寺牡丹》是唐代诗人徐凝创作的一首描绘牡丹的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中唐时期,此时的唐朝已经由盛转衰,国运逐渐衰落。然而,这个时期的文化依然繁荣,诗歌艺术发展达到了高峰。 徐凝作为这一时期的文人墨客,曾游历各地,交游广泛。他的诗才横溢,作品多表现现实生活,关注民生疾苦。在游历的过程中,他目睹了开元寺的牡丹盛开,为之赞叹不已,于是挥笔写下了这首赞美牡丹的诗篇。 此外,这个时期的社会风气较为开放,人们崇尚个性解放和艺术创新。徐凝在诗中不仅描绘了牡丹花的美丽,还赋予了它独立、自信的品质,这也是那个时代的精神风貌的体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