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忆扬州

标题包含
忆扬州
萧娘脸下难胜泪,桃叶眉头易得愁。 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徐凝(约公元813年-约公元907年),字不详,号凝,唐朝诗人。他原籍为睦州新安(今浙江建德市)人,后迁居润州(今江苏镇江市)。 徐凝年轻时曾游历长安、洛阳等地,结交了许多文人墨客。他的诗才横溢,尤...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若将天下的月色分为三份,其中最令人陶醉、最撩人心弦的两份,全都属于扬州。
去完善
释义
无赖:这里含有可爱、迷人的意思,是一种带戏谑意味的夸赞。
去完善
赏析
全诗开篇两句通过描写女子的哀愁之美,营造出一种柔婉缠绵的氛围。"萧娘"和"桃叶"不仅展现了女性的娇媚与多情,更隐喻了扬州城特有的温柔与浪漫气质。而后两句则笔锋一转,从微观的情绪刻画跃升至宏观的景致描绘。 诗人以巧妙的数字对比手法,把天下月色分成三份,而扬州竟独占其二,突显了扬州月夜的无与伦比。这种夸张而不失雅致的表达方式,使扬州的形象更加鲜明生动。整首诗语言清新隽永,情感细腻真挚,既表达了作者对扬州的眷恋,又赋予了这座城市永恒的艺术魅力。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唐代,彼时的扬州是繁华富庶之地,商贾云集、歌台舞榭,充满着奢靡与浪漫的气息。徐凝在游历扬州之时,被这座城市的绮丽风光和独特韵味所打动。然而,当他离开扬州后,对那段时光念念不忘,尤其怀念在扬州邂逅的佳人。于是在回忆涌上心头之际,写下了这首《忆扬州》。诗中的“萧娘”与“桃叶”,既可能指代具体的人物,也可能是一种泛化的意象,象征着令诗人魂牵梦绕的美好存在。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