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黄檗和尚赞

标题包含
黄檗和尚赞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杀人能活人,不传之妙诀。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很抱歉,我没有找到关于"释师观"的相关信息。可能您提供的信息有误或者不全,能否请您提供更多详细信息?
去完善

译文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
释义
"棒":木制的短棍或鞭子,这里指禅宗中的当头棒喝。 "一棒一条痕"表示每次当头棒喝都产生强烈的震撼效果。 "掴":用巴掌打,这里表示严厉的教育方式。 "一掴一掌血"表示每一次严格的教育都会使人深深反思。 "杀人":借指断绝人的世俗烦恼。 "活人":借指让人超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得到解脱。 "不传之妙诀"表示这种教育方式高深莫测,难以言传。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禅宗修行境界的诗歌。黄檗和尚是唐朝时期的一位著名禅师,以严厉和直截了当的教导风格著称。这首诗描绘了他的教诲方式和对学生们的影响。 "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这两句诗形象地描述了黄檗和尚的教学方法。他采用直接的、甚至有些严厉的方式,用棒子打或用手掌掴来提醒学生们保持清醒和专注。这种方式就像在人的心灵上留下深刻的痕迹,让人无法忘记。 "杀人能活人,不传之妙诀",这句诗进一步强调了这种教诲方式的深刻意义。虽然看似严厉,但这种教诲方式却能真正唤醒人们的内心,帮助他们摆脱困惑和迷茫,实现生命的觉醒。这是一种禅宗修行中非常独特且深刻的诀窍,通常不会轻易传授给他人。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黄檗和尚赞》是南宋诗人释师观所作的一首五言律诗,创作于公元1164年。在这首诗中,诗人通过对黄檗禅师的赞美,表达了禅宗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情。 在这个时期,南宋正处于社会动荡和民族矛盾激化的时期。国家政治腐败,民生疾苦,许多知识分子纷纷投身佛门,寻求心灵的慰藉。释师观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也在这种情况下走上了修行的道路。他的一生都在追求禅宗的真谛,希望通过禅宗的智慧来净化人们的内心世界。 在这个时期,禅宗在南宋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传播。禅宗强调内心的修行,主张通过顿悟来达到解脱的境界。这种修行方式与当时社会的现实环境相适应,吸引了大量信徒。黄檗禅师作为禅宗的一位著名人物,他的智慧和德行受到了人们的敬仰。因此,释师观通过赞美黄檗禅师,表达了对禅宗精神的崇尚和支持。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