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六
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春秋非有讫,富贵焉常保。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天马出现在西北地区,它总是沿着东方的道路行走。春天和秋天没有结束的时候,财富和地位也无法一直保持不变。清晨的露水洒在绿色的草地上,夜晚的霜露沾染了路边的杂草。早上还是一个帅气的年轻人,晚上就变得丑陋不堪。如果不是王子晋那样的人物,谁又能一直保持美丽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天马:古代传说中的神马。
2. 出处:指来源于神话传说。
3. 西北:古代认为西北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4. 由来:表示由来的意思。
5. 东道:东方的道路,这里指人生的道路。
6. 春秋:代指时间,寓意人生短暂。
7. 讫:完结,终止。
8. 富贵:地位尊贵,财产富足,象征人生的荣华富贵。
9. 焉:哪里,表反问。
10. 常保:永久保持,寓意难以长久。
11. 清露:清晨的露水。
12. 被:覆盖。
13. 皋兰:泛指高地或山丘。
14. 凝霜:凝结的霜冻。
15. 沾:附着,沾染。
16. 野草:野生的杂草。
17. 美少年:指年轻貌美的男子。
18. 夕暮:傍晚时分。
19. 丑老:形容衰老不堪的样子。
20. 自非:如果不是。
21. 王子晋:古代传说中的仙人,据说他周游列国,最后升天成仙。
22. 谁:表示疑问,用于询问。
23. 美好:形容容貌姣好、气质出众。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天马出西北,由来从东道”起笔,形象地描绘出人生的无常和无法预测的命运。接下来的“春秋非有讫,富贵焉常保”,则是表达了人生苦短、荣华富贵难以恒久的道理。随后,诗人又以“清露被皋兰,凝霜沾野草”的描述,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
紧接着,“朝为美少年,夕暮成丑老”的描绘,更是鲜明生动地展现了人生的起伏和变迁。最后两句“自非王子晋,谁能常美好”,则是对这种人生无常的现实进行了深刻的反思,以神话中的王子晋作为例子,感叹人生的美好终究是短暂的。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 其六》这首诗出自魏晋时期的文学家阮籍。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在公元227年左右的魏国时期。这个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一个政治、经济、文化转型的动荡阶段。伴随着中央集权逐渐削弱,地方势力崛起,整个国家呈现出一种分裂割据的局面。与此同时,儒家伦理观念受到质疑和冲击,人们的思想也日趋多元化,表现在文学上就是崇尚个体精神世界的张扬和抒发。
阮籍在这样的背景下,因才学出众被推举为孝廉,成为士族的一员。然而他的才能并未得到当权者的重视,反而多次遭受谗言陷害,使得他陷入了孤独而痛苦的境地。这使他愈发崇尚道家逍遥自在的生活态度,追求心灵深处的真实感受。
因此,在《咏怀 其六》这首诗中,阮籍通过描绘自然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不满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诗人借助典故和历史传说,暗示了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同时也展示了自己独立不屈的人格力量。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