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七
平生少年时,轻薄好弦歌。西游咸阳中,赵李相经过。娱乐未终极,白日忽蹉跎。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黄金百镒尽,资用常苦多。北临太行道,失路将如何!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年轻的时候,喜欢轻浮地弹奏音乐。有一次,我在咸阳旅游的时候,遇到了很多赵国的李姓的人。虽然大家都过得很快乐,但日子很快就过去了。于是我又骑着马回来了,回头看了看家乡的三条河流。我曾经拥有过一百两黄金,但现在花光了,生活总是感到经济拮据。如今,我向北面的大路上走去,如果迷路了该怎么办呢?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咏怀:指阮籍的组诗《咏怀》,共82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第7首。
2. 少年时:年轻的时候。
3. 轻薄:轻浮放荡。
4. 弦歌:弹琴唱歌,这里的“弦”指的是琴弦,“歌”指的是歌曲。
5. 西游:向西行。
6. 咸阳:古代秦朝的都城,位于今陕西省咸阳市附近。
7. 赵李:指的是战国时期赵国的美女赵飞燕和李夫人,这里泛指美女。
8. 未终极:还没有结束。
9. 蹉跎:虚度光阴。
10. 三河:指汉代的三河郡,包括河南、河东、河内三郡,大致在今天的河南省一带。
11. 黄金百镒:形容财富很多。
12. 资用:日常生活的开支。
13. 苦多:感到困难。
14. 太行道:太行山脉的道路,这里代指北方的道路。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咏怀 其七》以阮籍少年时代的经历为主线,描绘了他轻狂好乐的时光和生活的挫折。一开始的“轻薄好弦歌”显示了阮籍年少时的无拘无束,而咸阳中的赵李相聚则暗示了当时的社交场合。但快乐的生活总是短暂的,就像太阳匆匆西落,美好的时光就在指尖溜走。“白日忽蹉跎”表现了诗人对时光的感慨与无奈。
随后诗人的目光投向了过去的旅程,“驱马复来归,反顾望三河”意味着诗人开始回望过去并展望未来。尽管曾挥霍过如黄金般的青春,但他仍在寻找未来的方向。然而北行的道路却迷失在太行山下,仿佛预示着他的前路未知,感到困惑和迷茫。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 其七》是三国时期著名诗人阮籍的一首五言诗。这首诗创作于公元247年左右,正值魏晋之际,天下动荡不安。阮籍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人生无常,故以诗抒怀,表达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阮籍本人出身名门,曾任曹魏官员,但由于不满当时政治腐败、战乱频仍的现实,他选择辞官归隐,过着游历山水、饮酒赋诗的生活。在诗中,阮籍以“独鹤”自喻,表达了孤独的心境和超脱尘世的向往。此外,他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了他在现实世界中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
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下,许多文人雅士都希望通过修身养性来逃避现实的苦难,阮籍也不例外。他在这首诗中表达了追求心灵自由、与世无争的情怀,这也是当时文人士大夫普遍的思想观念。然而,尽管阮籍试图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但他无法回避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困扰,这使得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情感和强烈的忧患意识。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