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十三首 其三
清风肃肃,修夜漫漫。啸歌伤怀,独寐寤言。临觞拊膺,对食忘餐。世无萱草,令我哀叹。鸣鸟求友,谷风刺愆。重华登庸,帝命凯元。鲍子倾盖,仲父佐桓。回滨嗟虞,敢不希颜。志存明规,匪慕弹冠。我心伊何,其方若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清凉的风在吹拂,漫长的夜晚显得如此悠远。歌唱中渗透着感慨,一个人独自醒来却陷入深深的思考。每当举起酒杯就会抚摸胸口,面对食物却无法品尝其滋味。世界上如果没有能治愈忧伤的植物,只会让我更加叹息。鸟语都在寻找朋友,山谷的风则在提醒人们不要犯错。舜被选拔重用,因为他是上帝所钟爱的人。鲍子车盖相接而交情深厚,晏子辅佐齐桓公治理国家。回到水边,叹息那些如同虞姬一样的人,我怎敢不向他们学习?心中所想只是希望世人明了规律,而不是寄希望于功名利禄。我的内心是怎样的呢?它就像一朵兰花,静静地散发着芬芳。

去完善
释义
1. 修夜:漫长的黑夜。
2. 啸歌:放声高歌。
3. 独寐寤言:独自醒来后自言自语。
4. 觞:酒杯。
5. 拊膺:拍胸脯,表示痛惜或愤慨。
6. 对食忘餐:面对食物忘记了吃饭。形容忧虑痛苦的心情。
7. 萱草:一种草本植物,传说可以使人忘忧。
8. 鸣鸟求友:指鸟类呼唤同伴,喻寻求志同道合的朋友。
9. 谷风刺愆:山谷中的风声可用来告诫过失。
10. 重华:古代尧帝的别称,这里代指君主。
11. 登庸:选拔贤能的人任官职。
12. 帝命凯元:天子的命令是安抚百姓。
13. 鲍子倾盖:鲍叔牙与管仲相交,形容知己好友。
14. 仲父佐桓:管仲辅佐齐桓公,使齐国成为春秋时期的霸主。
15. 回滨嗟虞:回头看看虞舜,比喻怀念古代圣贤。
16. 希颜:仰慕颜渊的德行。
17. 明规:明确的行为准则。
18. 匪慕弹冠:不要羡慕那些即将得到提升的人。
19. 我心伊何:我的心境如何。
20. 其方若兰:品行如同兰花一样高雅。

去完善
赏析
《咏怀诗十三首 其三》阮籍描绘了在寂静的夜晚,诗人独自饮酒、思考人生和命运的情景。诗人感慨世间没有可以消除忧愁的萱草,只能独自面对内心的忧伤。诗人期望自己能够像凤凰一样,得到理解和赏识,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同时,诗人以兰草为喻,表明自己的情操高尚,不为名利所动。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诗十三首 其三》是三国时期著名文学家、政治家阮籍在魏明帝太和五年(公元231年)所创作的。这一阶段,阮籍的生活并不安定,他在朝中担任官职,但在政治斗争中如履薄冰,深感压抑和苦闷。
在这个时期,三国鼎立的局势尚未稳定,魏、蜀、吴之间战争不断,各国统治者纷纷加强中央集权,压制民间思想。阮籍身处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深感忧国忧民之情,他的诗歌创作也随之发生了转变,从早期的高亢激昂转向了深沉内敛。
这首诗中,阮籍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了他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美好时光的怀念。他用“飞鸟”比喻自己的身世浮沉,用“川流不息”来形容时间的流逝,用“飘蓬”来象征人生的漂泊不定。这些都是他在这个特殊时期内心的真实写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