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诗十三首 其四
阳精炎赫,卉木萧森。谷风扇暑,密云重阴。激电震光,迅雷遗音。零雨降集,飘溢北林。泛泛轻舟,载浮载沉。感往悼来,怀古伤今。生年有命,时过虑深。何用写思,啸歌长吟。谁能秉志,如玉如金。处哀不伤,在乐不淫。恭承明训,以慰我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阳光热烈如火,草木繁茂且葱郁。山谷中的风吹来了热意,密布的云层带来了阴凉。闪电划破夜空,照亮了天空;雷声轰鸣,似乎仍在耳边回响。零星的雨点滴落,飘洒在北边的树林中。轻舟荡漾在水面,时而漂浮,时而沉下。感叹过去和悼念未来,心怀古事与忧伤现实。人的生命有限,时光流逝让人担忧。用歌声抒发情感,长歌当哭。谁能在困境中坚守志向,像玉一样洁净,像金子一样宝贵?身处悲苦却不会过度悲伤,身在快乐之中却不放纵。恭敬地接受智慧的教诲,以此安慰我受伤的心。

去完善
释义
以下是对应的注释:
1. 阳精:太阳的光芒。
2. 炎赫:炽热,明亮。
3. 卉木:草木。
4. 萧森:树木茂盛的样子。
5. 谷风:山谷里的风。
6. 扇暑:驱散炎热的意思。
7. 密云:浓密的乌云。
8. 重阴:厚厚的云层。
9. 电震光:形容闪电划破天空。
10. 迅雷:快速的雷声。
11. 遗音:留下的声音,指雷声消失后的余音。
12. 零雨:细雨。
13. 降集:降落积聚。
14. 飘溢:飘扬散发。
15. 北林:北方的树林。
16. 泛泛:漂浮不定。
17. 载浮载沉:指船在水中时而浮起,时而沉下。
18. 感往悼来:感慨过去的时光和悼念未来的日子。
19. 怀古伤今:怀念过去的历史,悲伤现在的境遇。
20. 生年有命:人的命运是由出生年份决定的。
21. 时过虑深:随着时间的流逝,忧虑也越来越深。
22. 写思:表达情感。
23. 啸歌:歌唱。
24. 长吟:长时间的吟诵。
25. 秉志:秉持志向。
26. 如玉如金:像玉一样高洁,像金子一样宝贵。
27. 处哀不伤:处在悲哀的环境中也不会受到伤害。
28. 在乐不淫:沉浸在快乐中也不至于过度。
29. 明训:明确的教导。
30. 慰我心:安慰我内心的忧虑。

去完善
赏析
《咏怀诗十三首 其四》阮籍
阳光炽烈,草木繁盛,山谷之风带来炎热,密云则遮住了阳光。闪电划破夜空,雷声轰鸣。一场细雨缓缓降落,飘洒在北林之间。小船随波逐流,载着无尽的思绪。回望过去,哀悼失去的年华,怀念古代,感叹今日的世事。生命自有天命,时光流逝总是令人担忧。如何抒发这心中的情感呢?唯有用歌声和啸声来表达。谁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如同玉石般纯洁、黄金般坚定?处在悲哀之中却不致沉溺,沉浸在快乐中而不至于放纵。要恭敬地接受先贤的智慧教导,以此安慰我那忧虑的心。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诗十三首 其四》是阮籍在魏晋之际创作的一组五言诗。这组诗作于魏国末期,大约公元265年左右。在这时期,阮籍经历了从政治中心离群索居的过程,见证了儒家的衰落和道家的兴起。他长期受到名教的压迫,对当时虚伪的礼教制度感到厌恶。因此,阮籍以隐晦的手法表达了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命运的担忧。
这一时期的阮籍,遭遇到了诸多的人生困境。早年丧父的他努力承担家庭重担,身处战乱年代又饱受颠沛流离之苦。尽管他的才学得到了认可,但他在朝堂之上却饱受排挤,备受打压。然而,阮籍并没有完全放弃政治,他还曾试图寻求志同道合的友人共同辅佐皇帝,挽救日渐衰落的魏国。
在这段时间里,阮籍的生活充满了曲折。时代背景中,道教信仰逐渐渗透入人们生活之中,名教的道德标准已经显得空洞乏味。同时,当时的文学也展现出深沉抑郁、孤独寂寞的氛围。阮籍的诗作深刻反映了他所处时代的特点和他本人特殊的人生经历。他以咏怀诗的形式,表达了自己渴望逍遥游世的理想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失望。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