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

标题包含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阮籍(210-27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父亲阮瑀曾为曹操的记室参军。 在文学上,阮籍擅长诗歌创作,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情...查看更多
淘陶妈
去完善

译文
独自坐在空空的大厅里,有谁能和我共享快乐呢? 走到门口面对宽阔的道路,却看不到车辆和马匹。 登上高处眺望整个中国,只见辽阔的原野和天空。 孤单的鸟儿向西北飞翔,离群的野兽朝东南逃去。 太阳就要落山了,我想念着我的亲朋好友,渴望和他们见面谈谈心。
淘陶妈
去完善
释义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阮籍的注释如下: 1. 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 ——“空堂”指无人的厅堂,表达孤独的心境。 2. 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永路"指的是漫长的道路。 3. 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九州"指的是中国古代的地区划分,这里泛指全国。"悠悠"表示广阔无边。 4. 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描述鸟类和野兽的活动方向,"西北"和"东南"分别指代不同的方向。 5. 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晤言”意为面对面交谈,抒发内心的情感。
淘陶妈
去完善
赏析
这首《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表达了诗人阮籍孤独的心境和对友情的渴望。开篇的“独坐空堂上,谁可与欢者?”点明诗人独处一隅,无人陪伴的落寞之情。接下来的“出门临永路,不见行车马。登高望九州,悠悠分旷野。”描绘出诗人在视野中所见的寂寥景象,表现出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孤鸟西北飞,离兽东南下。”则通过对飞鸟和离兽的描述,寓意着诗人对离别和孤独的深深感慨。最后,诗人借“日暮思亲友,晤言用自写”表达了对亲友的思念和期待与他们交流的心情。整首诗通过描绘周围环境的寂寥与诗人内心的孤独,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友情的向往。
淘陶妈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是魏晋时期著名诗人阮籍的作品。这首诗创作于公元263年左右,正值三国鼎立时期。在这个时期,阮籍身处战乱、政治纷争不断的环境中,内心充满了忧虑和苦闷。他既渴望建功立业,又担忧世道人心,这种矛盾的心态使得他的诗作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深厚的情感色彩。 当时,儒家思想逐渐衰退,道家、玄学等思想兴起,人们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认识。阮籍深受这些思潮的影响,他在诗中表达了对于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此外,阮籍还受到曹操、曹丕等人的赏识,但他的政治抱负并未得以实现,这使得他在诗中流露出对于命运的无奈和悲伤。 总之,《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七》是在特殊的历史背景下,阮籍抒发自己内心情感的一首佳作。它反映了魏晋时期社会政治的动荡不安,以及人们对于人生价值和意义的深刻反思。
淘陶妈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