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六十二
朝阳不再盛,白日忽西幽。去此若俯仰,如何似九秋。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齐景升丘山,涕泗纷交流。孔圣临长川,惜逝忽若浮。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渔父知世患,乘流泛轻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渔父深知尘世的忧患,于是随波逐流,在轻舟之上悠然自得。
去完善
释义
渔父:隐士形象,常象征超脱世俗的人;世患:指世间纷扰和苦难。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以“朝阳”开篇,借自然景象抒发对人生短暂的哀叹,奠定了全诗的基调。“齐景升丘山”与“孔圣临长川”两个历史典故的运用,进一步强化了这种对生命有限性的思索。随后,诗人将目光投向未来,表达了对不可控命运的无奈,同时又透露出一种超越现实束缚的渴望。“愿登太华山”至结尾,则通过具体的意象描绘了一种理想化的隐逸生活——远离尘嚣,与天地共存。整首诗行文流畅,情感真挚,既饱含哲理,又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充分体现了阮籍复杂而深邃的思想世界。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魏晋易代之际,阮籍正处于人生最苦闷的阶段。作为“竹林七贤”之一,他目睹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的残酷斗争,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他既不愿同流合污,又不敢直言抗争,只能以隐晦的诗歌寄托忧思。此诗借景抒情,通过描绘日暮西沉之景,感慨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对现实的失望和对超脱尘世的向往。诗中交织着老庄思想与儒家情怀,展现了魏晋名士特有的精神困境。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