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诗十三首 其九

标题包含
咏怀诗十三首 其九
登高望远,周览八隅。山川悠邈,长路乖殊。咸皮《墨子》,怀此杨朱。抱影鹄立,企首踟蹰。仰瞻翔鸟,俯视游鱼。丹林云霏,绿叶风舒。造化絪缊,万物纷敷。大则不足,约则有馀。何用养志,守以冲虚。犹愿异世,万载同符。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阮籍(210-27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父亲阮瑀曾为曹操的记室参军。 在文学上,阮籍擅长诗歌创作,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情...查看更多
行走的吃货
去完善

译文
站得高望得远,四周尽收眼底。山河绵延无尽,道路各有不同。古人有言《墨子》,今人感慨杨朱。独立如鹤,翘首徘徊。抬头看飞翔的鸟儿,低头见游动的鱼儿。红色的树林仿佛云雾笼罩,绿色的叶子随风舒展。大自然孕育万物,纷繁多样。大的东西并不完美,简约的却富饶有余。如何用身心修养?保持内心的虚空与宁静。期待后世,也能千秋万代一致。
行走的吃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如下: 1. 周览八隅:八方,指代四面八方的地方。 2. 山川悠邈:悠邈,遥远。形容山川之间的距离遥远。 3. 长路乖殊:乖殊,不同。这里形容道路各不相同,彼此有差异。 4. 咸皮《墨子》:咸皮,语出《墨子·公孟》,意为兼爱,对所有人都爱护关心。 5. 杨朱:战国时期的思想家,主张“贵生重己”,重视个体生命的价值。 6. 鹄立:鹄,天鹅;鹄立,比喻人的仪态端庄。 7. 企首:企,踮起脚尖;企首,形容翘足引颈,盼望的样子。 8. 踟蹰:犹豫不决,行走缓慢的样子。 9. 翔鸟:飞翔的鸟。 10. 游鱼:游动的鱼。 11. 丹林:红色的树林。 12. 云霏:云彩飘渺的样子。 13. 风舒:风吹动树叶自然舒展的样子。 14. 造化絪缊:絪缊,古代哲学用语,形容天地自然的交合变化。 15. 万物纷敷:纷敷,繁盛,众多的样子。 16. 大则不足,约则有馀:意思是过于追求大的目标,反而难以达到;保持简约的生活态度,反而更容易达成目标。 17. 冲虚:道家术语,意思是不受外物影响,保持内心的清静无为。 18. 犹愿异世,万载同符:希望自己不在这个世上的时候,能够找到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共同实现自己的理想。
行走的吃货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欣赏与人生哲理的思考。诗人登高望远,观察四周的山川、道路等景色,感叹宇宙之大、生命之渺。他引用《墨子》和杨朱的思想,表明自己的怀抱理想却身处困境的心境。诗人向往高洁之士,感叹人生无常,身如鹄鸟独立,心怀矛盾徘徊。 诗人仰望飞翔的鸟,俯瞰游动的鱼,既享受自然的美丽,也感叹生命的短暂。他用“丹林云霏,绿叶风舒”描绘出绚丽的自然景观,展现大自然的神奇魅力。同时,诗人借大自然提醒人们把握生活,珍惜当下。 接着,诗人用“造化絪缊,万物纷敷。大则不足,约则有馀。”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庞大未必丰满,简约才是人生境界的追求。在诗人看来,生活中的知足、保持内心恬淡宁静,才是最真实的幸福。 最后,诗人期望在未来,人们的思想能和自然、天地和谐共存,使人间充满美好。整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对生活的思考,引人深思。
行走的吃货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诗十三首·其九》是魏晋时期著名文人阮籍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240年左右,正值三国时期的曹魏末年。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动荡不安,战乱频发,政权更迭频繁。在这种时代背景下,阮籍的生活经历和人生际遇也颇不平静。 阮籍出身于士族世家,少年时才华横溢,但成长过程中却历经磨难。他的父亲早逝,家庭陷入困境,阮籍一度沦为庶人。后来,在叔父的帮助下,阮籍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当时著名的文人雅士。然而,在魏晋易代之际,阮籍的政治立场使他陷入了两难境地。他既不愿意附庸权贵,又不愿背负叛逆之名,因此在政坛上备受排挤,生活困苦。 在这个特殊时期,阮籍的艺术创作充满了忧国忧民的情怀。他的咏怀诗以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想象描绘了时代的风貌和人民的生活。在《咏怀诗十三首·其九》中,阮籍通过描绘人生的无常和对生死的思考,表达了他对现实世界的无奈和对美好未来的渴望。这种情感在他的其他作品中也有充分体现,使阮籍成为了魏晋时期最具影响力的诗人之一。
行走的吃货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