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四十七
少年学击刺,妙伎过曲城。英风截云霓,超世发奇声。挥剑临沙漠,饮马九野坰。旗帜何翩翩,但闻金鼓鸣。军旅令人悲,烈烈有哀情。念我平常时,悔恨从此生。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年轻人在学习剑术,技巧高超胜过曲城的巧匠。他们英武的风姿如同撕裂云霓,发出的声音超越世间。在沙漠中挥舞利剑,在广阔的野外饮马。旗帜翻飞,只能听到战鼓和铜锣的声音。军事活动总是令人悲伤,激烈而深情。回想我平时的生活,悔恨之情油然而生。

去完善
释义
1. 曲城:古代指匈奴所居之地,这里借指北方少数民族。
2. 英风:英勇的风貌。
3. 截云霓:形容气势磅礴,如截断云霓。
4. 超世:超越尘世。
5. 奇声:异常的声音,这里指激昂的军乐。
6. 九野坰:指辽阔的原野。
7. 翩翩:飞扬的样子。
8. 金鼓:古代的打击乐器,用于军队中发布号令。
9. 烈烈:炽烈的样子。
10. 哀情:悲伤的情感。

去完善
赏析
《咏怀 其四十七》是一首抒发壮志未酬、英雄迟暮之感的诗歌。诗中以少年的英勇事迹作比,表现了诗人强烈的建功立业之志。然而,现实却是令人生悲的军旅生活,使诗人感叹不已,痛悔虚度了青春时光。全诗慷慨激昂,展现出一股强烈的悲壮之情,令人叹惋不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 其四十七》是魏晋时期著名文人阮籍创作的组诗作品。这首诗是在西晋武帝太康年间(公元280-289年)所创作,此阶段阮籍的人生经历复杂而曲折。当时,阮籍身处三国时期的魏国,虽受曹魏政权器重,但与当权者司马氏关系微妙,处境危险。这一时期,中国历史上的政治斗争非常激烈,出现了许多历史事件,如高平陵之役、诸葛亮北伐中原等。
在这样的背景下,阮籍深感人生无常,于是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人生观和处世哲学。《咏怀 其四十七》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生死、名利、地位等问题的深刻思考,揭示了诗人内心世界中对道德、操守的执着追求,以及对社会现实的无奈与感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