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诗十三首 其二

标题包含
咏怀诗十三首 其二
月明星稀,天高气寒。桂旗翠旌,佩玉鸣鸾。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灼灼春华,绿叶含丹。日月逝矣,惜尔华繁。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阮籍(210-27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父亲阮瑀曾为曹操的记室参军。 在文学上,阮籍擅长诗歌创作,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情...查看更多
SageHUANG
去完善

译文
在明亮的月光下,星星显得稀疏。天空高而清冷。旗帜翠绿,点缀着桂花。鸟儿佩戴着美玉,发出清脆的鸣叫。在泉水边清洗帽子上的水珠,穿着蕙兰花般的衣服。想要和两位美女一起前往湘江与沅江。灵气充满幽谷,谁能看到她们的玉颜?如同炽热的春光,绿叶中藏着朱红的果实。时光流逝,珍惜你们华丽的生命。
SageHUANG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翠旌:绿色的旗帜。 2. 鸣鸾:指鸾鸟的叫声。 3. 濯缨:清洗帽带,比喻清理政治上的污点。 4. 醴泉:甘甜的泉水,这里指的是舜的妃子娥皇女英居住的地方。 5. 被服:身穿。 6. 二女:指舜的妃子娥皇女英。 7. 湘沅:湖南一带,舜帝南巡时崩于苍梧之野,葬在九嶷山。 8. 灵幽听微:指在山林幽深之处倾听细微的声音。 9. 玉颜:指美好的容颜。 10. 灼灼:鲜艳明亮的样子。 11. 华繁:花朵茂盛。
SageHUANG
去完善
赏析
《咏怀诗十三首 其二》阮籍赏析: 这首诗歌以自然景象为引,月明星稀、天高气寒的夜色中,诗人以桂旗翠旌、佩玉鸣鸾等词汇描绘出一幅庄严华丽的画卷。紧接着,诗人用濯缨醴泉、被服蕙兰来象征内心的纯净和高雅情操。 诗人提到思从二女,适彼湘沅,暗示着他的心灵向往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而后又以灵幽听微,谁观玉颜的疑问来表达他对世间真谛的探寻和渴望。 在诗歌的后半部分,诗人通过描述灼灼春华、绿叶含丹的美好景象,感叹岁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结尾处,他用日月逝矣,惜尔华繁的警句来提醒人们珍惜光阴,把握当下,体现出诗人深沉的人生思考和真挚的情感关怀。
SageHUANG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SageHUANG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