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 其二十五
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夏天之后乘着云车,夸父因为追逐太阳而形成了树林。生死随着变迁而改变,日月也有沉浮的轮回。凤凰在山林里鸣叫,音乐家们用乐器奏响它们的声音。王子的爱好是吹奏箫管,世世代代都在追求美好的旋律。谁说不能看见神仙呢?青色的鸟儿明白我的心意。

去完善
释义
《咏怀 其二十五》阮籍注释:
1. 夏后:指夏朝的后代。
2. 云舆:古代神话中的仙人乘坐的车驾。
3. 夸父:古代神话中的人物,善于奔跑,试图追赶太阳。
4. 邓林:夸父因口渴而死,手杖化为一片桃林,即邓林。
5. 存亡:生存与灭亡。
6. 从:随,跟从。
7. 变化:事物的状态在时间推移中出现显著变动。
8. 浮沉:升降,起落。
9. 凤凰:中国古代传说中的神鸟。
10. 参差:形容凤凰的鸣叫声高低不一,错落有致。
11. 伶伦:传说为黄帝时代的乐官,发明了十二音律。
12. 发其音:创作音乐。
13. 王子:这里指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他擅长吹奏竹箫。
14. 箫管:竹制的乐器,类似笛子。
15. 追寻:追求。
16. 青鸟:传说中的神鸟,相传是西王母的使者。

去完善
赏析
《咏怀 其二十五》阮籍这首五言诗巧妙地运用了神话和典故,如夏后、夸父、凤凰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世界。首联“夏后乘云舆,夸父为邓林”,讲述了两位神话人物的传说:夏后启驾驭着祥云来到人间,夸父追逐太阳最终化为一片树林。这寓意着生死无常,万物皆在变化之中。颔联“存亡从变化,日月有浮沉”,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认为生命如同日月般起起落落,始终伴随着生与死的变化。
颈联“凤凰鸣参差,伶伦发其音”描绘了凤凰优美的鸣叫声,象征着美好的事物总是短暂而珍贵的。而伶伦则用琴声传达出人生的悲欢离合。尾联“王子好箫管,世世相追寻”则意味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永不满足,代代相传。最后一句“谁言不可见,青鸟明我心”,借青鸟这一象征幸福的神鸟传递出一种希望:即使生活中存在诸多困难,只要心怀希望,总会找到指引我们前行的明灯。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人世的感慨和对生活的热爱,以古代神话为背景,借神话人物传达了深刻的哲理。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暂无最新数据,快去完善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