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标题包含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阮籍(210-273),字嗣宗,陈留尉氏人,是魏晋时期的著名文学家、音乐家。他出身于一个士族家庭,父亲阮瑀曾为曹操的记室参军。 在文学上,阮籍擅长诗歌创作,尤以五言诗著称。他的诗风独特,语言质朴,情...查看更多
娟娟19791205
去完善

译文
在我年轻的时候,大约十五六岁,我热爱阅读和写诗。 尽管穿着简陋,但我的心如同怀揣着珍贵的宝玉。我与颜渊、闵子骞等贤能之人相互期许。 打开窗户,面对辽阔的原野;登上高处,向远方凝望我所思慕的地方。 看到那无数的坟墓隐没在山冈之间,我突然意识到,无论生前多么显赫,最终都将归于沉寂。 那么,千年万岁之后,那些曾经辉煌的名声又将在哪里呢? 于是,我恍然大悟,那些羡慕神仙的日子是多么可笑啊,现在我简直为自己曾经的想法而汗颜。
娟娟19791205
去完善
释义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阮籍 昔年十四五,志尚好书诗。【注解:1. 昔年:往昔,从前;2. 十四五:古代指十三四岁的少年】 被褐怀珠玉,颜闵相与期。【注解:1. 被褐:穿粗布衣服的人,这里指隐者;2. 颜闵:指的是孔子的弟子颜回和闵损,此处泛指道德高尚的人】 开轩临四野,登高望所思。【注解:1. 开轩:打开窗户;2. 四野:四方原野】 丘墓蔽山冈,万代同一时。【注解:1. 丘墓:坟墓;2. 万代:千秋万代】 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注解:1. 千秋万岁后:指死后很久;2. 安所之:归向何处,意为名声不能永恒】 乃悟羡门子,噭噭今自嗤。【注解:1. 乃悟:终于明白;2. 羡门子:古代仙人羡门高,这里泛指神仙;3. 噭噭:形容声音高亢】
娟娟19791205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阮籍少年时期的远大抱负和豪情壮志,以及晚年时的无奈和自嘲。开篇诗人回忆自己年少时立志读书作诗的情景,带着一身才华期待遇到志同道合的朋友。接着描绘了诗人在户外开阔的地方登高远望,思考人生的意义。然而世事无常,当看到山岗上的坟墓,诗人感叹时光荏苒,无论千古还是万世,人的生命终究是有限的。在时间的洪流中,追求名利又有什么意义呢?诗人由此联想到羡门子(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人),最后自嘲自己的年少无知。这首诗通过讲述诗人从壮志满怀到看透人生的过程,展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和超然态度。
娟娟19791205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是魏晋时期著名文学家阮籍的作品。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263年前后,即三国时期魏国晚期。这一时期的中国社会正处于动荡不安的阶段,战乱频繁、政治腐败,民众疾苦。 阮籍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身兼多种身份:一方面他是朝廷的官员,另一方面他又是文人墨客中的佼佼者。这使得他在政治和文学两方面都颇有建树。然而,在那个时代,无论是政治还是文学,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和约束,对个人的行为和思想都有很大的限制。阮籍虽然才华横溢,但在那样的环境下,也难免感到压抑和困惑。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阮籍开始以诗言志,表达自己对人生、道德、社会等方面的思考。他的诗歌充满了深沉的哲理,以及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现实的批判。《咏怀八十二首·其十五》正是其中的一首,通过描述自然景象和人生哲理,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复杂情感。
娟娟19791205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