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缑氏山王子晋祠
秋阴漠漠秋云轻,缑氏山头月正明。
帝子西飞仙驭远,不知何处作吹笙。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秋天的天空阴沉沉的,白云轻轻飘荡,缑氏山头的月亮格外明亮。
公主向西飞去了遥远的仙境,不知道她现在在什么地方演奏着美妙的音乐。
去完善
释义
秋阴:秋天的阴云。
漠漠:这里指云雾弥漫的样子。
秋云:秋天的云彩。
缑氏山:在今河南省偃师市东南。相传为王子晋修炼升天之处。
帝子:这里指周灵王的儿子王子晋。
西飞:向西飞行,指王子晋成仙升天。
仙驭:神仙的车驾,这里指王子晋骑鹤成仙的景象。
吹笙:指王子晋擅长吹笙的音乐才能。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秋日夜空下的缑氏山景象。诗人以“秋阴漠漠秋云轻”开篇,营造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紧接着的“缑氏山头月正明”则将读者的视线引向了山头的明亮月光,给人以清晰的视觉感受。
诗的第二句“帝子西飞仙驭远”,运用想象的手法,描述了传说中王子晋驾鹤西去的情景。这种远离尘世的飘渺感与首句的现实场景形成了鲜明对比,使整首诗充满了梦幻般的意境。而“不知何处作吹笙”则为这种神秘的境界增添了一丝遗憾,使得人们对王子晋的去处更加好奇和向往。
总之,郑文宝的这首《题缑氏山王子晋祠》巧妙地运用了现实与虚幻的结合,展现了一幅生动的缑氏山夜月图,并借以表达了对王子晋的敬仰之情以及对仙境的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缑氏山王子晋祠》是五代时期文学家郑文宝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缑氏山的壮丽景色,以及作者对王子晋的敬仰之情。诗中将山水景观与历史传说相结合,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艺术视角。
在五代十国时期,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郑文宝生于战乱频繁的五代初期,一生游历各地,体验了世态炎凉,但始终保持着儒家的忠贞品质。他的诗歌多以咏史抒怀为主题,通过对历史的反思,表现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和对民生疾苦的关注。
缑氏山位于河南省偃师市境内,因王子晋的传说而闻名于世。王子晋是东周时期周灵王的太子,因修道成仙而名扬天下。相传他曾在缑氏山修炼,后升天成仙。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此地写下了著名的《题王右丞水障图》一诗,表达了对王子晋的敬仰之情。郑文宝在此地游览时,被缑氏山的壮丽景色所吸引,同时也为王子晋的传奇故事所感动,于是写下了这首《题缑氏山王子晋祠》。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