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
晴日东山饱看花,归来野路已昏鸦。
坡头认得疎篱处,薝卜林中李老家。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晴朗的日子里,我在东山尽情欣赏了盛开的花朵,回家时走在野路上,天边的乌鸦已经归巢。还记得那山坡上的疏篱旁,正是栀子树林中的李家老宅。
去完善
释义
注释:1. 东山:指江苏省苏州市的东山,此处是古代赏梅胜地。
2. 饱看花:尽情欣赏梅花。
3. 野路:乡村小路。
4. 昏鸦:傍晚时分的乌鸦。
5. 坡头:山坡的一端。
6. 疏篱:稀疏的竹篱笆。
7. 薝卜林:栀子树林。
8. 李老家:指的是唐代著名隐士李潜及其家人居住的地方。
去完善
赏析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是一首描绘冬日赏梅的诗。诗人张栻在晴日的午后带着家人去城东观赏梅花,欣赏了美丽的梅花之后,在夜晚时分沿着野路回家。在归途中,他注意到了山坡上的一片稀疏的篱笆,这让他想起了曾经的李老家,以及那片隐藏在篱笆后的薝卜林。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冬日晴朗的日子观赏梅花的过程,展现了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景色的欣赏。同时,诗中的“疏篱处”和“李老家”也暗示了诗人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故乡的思念。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腊月二日携家城东观梅夜归 其三》是南宋著名诗人张栻的一首描绘梅花与个人情感的诗篇。此诗创作于公元1184年(南宋孝宗淳熙十一年)的腊月二日。在这个时期,张栻正身处南宋朝廷,曾任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等要职。
在当时,南宋朝廷正值守成时期,自宋孝宗赵昚即位以来,虽重文轻武,但国家局势大体稳定。张栻在这首诗中表现出对美好事物的欣赏和对生活的热爱,反映出当时社会的文化氛围和民间生活风貌。同时,他通过对梅花的描绘,传达出自己人生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