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赠别席夔
不值分流二江水,定应犹得且同行。
三千里外情人别,更被子规啼数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无法让两条江水分流,肯定会继续相伴而行。在三千里的远方和爱人分别,还要再听几声杜鹃鸟的悲啼。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成都:古蜀国都城,现今四川省省会。
2. 赠别:即临别时赠送礼物或写诗表达惜别之情。
3. 席夔:诗人朋友,生平事迹不详。
4. 不值:不值得。
5. 二江水:指长江和黄河。此处“分流水”指离别之情。
6. 定应:一定应当。
7. 犹得:尚且能够。
8. 三千里外:形容距离之远。
9. 子规:又名杜鹃鸟,其叫声哀伤,古人常用其叫声表示离别之苦。
去完善
赏析
本诗为唐代诗人陆畅所作的《成都赠别席夔》。
首句“不值分流二江水”,写出了诗人与友人即将分别的情景,那滔滔不绝的长江水在此时也显得有些不舍。这里的“值”可以理解为抵得上,意味着他们之间的友谊远比这江水更为深厚。而江水分流的画面,也是他们即将各奔前程的象征,流露出诗人的惜别之情。
次句“定应犹得且同行”,表明诗人相信尽管他们即将分别,但未来的某时某地仍有机会再次相聚。诗人以“定应”表确定之意,表达了对于重逢的热切期盼,同时也暗示出他们之间深厚的感情纽带。
第三句“三千里外情人别”,描述了诗人与友人间距离之遥远,但这并没有削弱他们的情感联系。“情人别”传达出一种难以言说的无奈和感伤,表现出诗人在离别之际内心的痛苦挣扎。
末句“更被子规啼数声”,是对别离景象的描绘:子规鸟,又名杜鹃,其啼叫声通常被认为代表着悲伤、思念。诗人在这里借用子规鸟的啼鸣,形象地传达了别离时的哀愁氛围,同时也将这种情感引向了更加深沉的境地,使得整首诗的情感得以升华。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成都赠别席夔》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陆畅创作的一首离别诗。陆畅生活在唐代中后期,这是一个诗歌繁荣、文人墨客云集的时代。他的创作风格独特,受到了当时社会氛围的影响。
在公元9世纪初期,四川地区战乱频繁,经济凋敝。陆畅作为一名文人,对社会现实有着深刻的洞察。他与朋友席夔在成都市内相遇,共同度过了一段美好的时光。然而,由于各自的生活轨迹不同,他们很快就要分别。在这个特殊的时刻,陆畅写下了这首《成都赠别席夔》,表达了与朋友离别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许。
陆畅和席夔的友谊在这首离别诗中得到了生动的体现。诗人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的不舍之情。同时,他也对未来充满了希望,相信他们会有重逢的一天。这种乐观的人生态度,正是唐代文人所崇尚的精神风貌。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