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坐障

标题包含
坐障
白玉为竿丁字成,黄金绣带短长轻。 强遮天上花颜色,不隔云中语笑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用白玉制成的鱼竿,呈丁字形;金色的绣花带子轻盈长短不一。尽力遮挡天上的花色,却不影响云中的笑语声。
去完善
释义
《坐障》:唐代诗人陆畅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 1. 白玉为竿丁字成:丁字成,指坐障的形状;以白玉制成的坐障杆,形状呈丁字形。 2. 黄金绣带短长轻:用黄金线绣成的腰带,长短适中且质地轻盈。 3. 强遮天上花颜色:强行遮掩天上的花影,即喻指挂上帘子遮挡阳光投射到室内的景象。 4. 不隔云中语笑声:即使有坐障相隔,也能清楚地听到室外的笑语声。
去完善
赏析
这首诗名为《坐障》,诗人以白玉竿和黄金绣带的华丽景象来描绘了“坐障”的精美程度。白玉竿搭配黄金绣带,显示了诗人对其视觉形象的注重。然而,这并不是一种炫耀或者显摆,而是以此寓情于景,传递出内心的一种情感。 从诗歌的第二句开始,诗人则通过意象的使用,让读者进入到一种广阔的场景中。其中“强遮天上花颜色,不隔云中语笑声”两句,既有实写的表达,又含抽象的情感寄托。透过这两句诗,我们可以想象到的是一个华丽的屏障背后,那笑语欢歌不断的世界。这种美与和谐是诗人渴望追求的,也是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 总的来说,《坐障》这首诗以形象生动、富有情感的笔触描述了坐障之美,并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坐障》是唐代诗人陆畅创作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述了诗人在山间寻幽访古的情景,以及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此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是公元8世纪后半叶。这一时期,唐王朝进入鼎盛时期,经济、文化繁荣,诗歌艺术也随之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当时的文人墨客多以山水田园为题材进行创作,表达对自然美的欣赏和隐居生活的向往。 在创作这首诗歌时,陆畅正值青年时期,他在京城长安担任官职。然而,他并不热衷于功名,反而向往山林生活,渴望与自然为伴。这种心态在他这首《坐障》中表现得尤为明显。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