帘
劳将素手卷虾须,琼室流光更缀珠。
玉漏报来过半夜,可怜潘岳立踟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请用手轻轻卷起虾须帘,室内的光彩犹如珍珠般闪耀。夜已深,漏壶指针已过半夜,此刻的潘岳却犹疑不前。
去完善
释义
1. "虾须":古人用来比喻窗纱或门帘的词语,这里指的是窗帘。
2. "琼室":华美的房间。
3. "玉漏":古代计时器,这里指时间。
4. "潘岳":即西晋文人潘岳,以美貌著称,这里代指陆畅自己。
去完善
赏析
首句“劳将素手卷虾须”中,作者通过描绘女主人公卷起帘子的动作,传达出她对丈夫的思念之情。虾须状帘子精致优雅,代表了她的身份和品味。同时,这一动作也象征着她渴望见到丈夫的心情。
接着的“琼室流光更缀珠”则从室内的环境出发,用“琼室”形容屋子的豪华与典雅,而“流光更缀珠”则是暗示了灯火辉煌、珠光宝气的场景。这些装饰使房间更加华丽,但同时也显得更加空旷,衬托出女主人孤独的心境。
接下来,“玉漏报来过半夜”点明了时间的流逝,过半夜意味着离天亮已经不远,但在女主人公眼中,这漫长的一夜却显得十分难熬。
最后一句“可怜潘岳立踟蹰”则引入了历史人物潘岳。潘岳是个美男子,也是一位多情的文人。诗人以此为例,表现出了女主人公的丈夫同样英俊潇洒,但是目前他却无法出现在妻子面前,使得妻子空怀相思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帘》这首诗是唐朝诗人陆畅所创作的。这首诗的创作时间大约在公元850年至859年之间,正值唐宣宗时期,此时的唐朝正处于晚唐的衰落时期。
在这段时间里,陆畅的生活并不如意。他在科举考试中屡次不第,始终未能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然而,这并没有影响他对诗歌的热爱,他仍然坚持创作,以诗言志,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理想世界的向往。
这个时期的唐朝社会,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陆畅作为一名知识分子,对此深感忧虑。他的诗歌作品中,充满了对民生疾苦的关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
在这样的背景下,陆畅创作了这首《帘》。诗中以帘为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留恋。整首诗情感深沉,韵味悠长,给人以深深的触动。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