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山人归山
来从千山万山里,归向千山万山去。
山中白云千万重,却望人间不知处。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跨越万水千山,奔赴万水千山的尽头。
群山之中白云朵朵,仰望之下难以触及人间。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千山万水:形容行程遥远,山水重叠。这里指李山人走过的山川路程。
2. 山人:隐士的雅称,此处指李山人。
3. 归山:回到山中,这里指隐居于山林之中。
4. 白云:此处的“白云”暗含作者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去完善
赏析
《送李山人归山》这首诗歌描绘了诗人在送别友人李山人回归山林时的情景。诗人以千山万山来形容李山人所居之地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之情。紧接着,诗人又以“山中白云千万重”这一句展现了山林的朦胧之美,将人们的视线引向了更高更远的地方。最后,诗人通过“却望人间不知处”这句诗表达了友人即将离开的无奈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诗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给人一种深邃而又辽阔的感觉。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送李山人归山》是唐代诗人陆畅的一首送别诗。这首诗创作于唐宣宗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左右,此时正值晚唐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士人隐逸之风盛行。
陆畅,字达夫,唐朝时期江南人士。他生活在一个诗礼传家的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然而,他在科举考试中屡试不第,未能踏上仕途。这使得他逐渐对世俗功名产生厌倦,转而寄情山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
在大中五年前后,陆畅结识了李山人。李山人是一位热爱自然、淡泊名利的隐士,他们志同道合,成为了好友。然而,这一天李山人决定离开尘世,回归山林,过上与世无争的隐居生活。陆畅在临别时,为表达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挥笔写下了这首《送李山人归山》。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