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
逸翮暂时成落羽,将归太白赏灵踪。
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自由翱翔的翅膀暂且落下,我将回归太白山欣赏神奇踪迹。
需要寻找离天空最近的地方,计划请云朵帮忙购买一座山峰。
去完善
释义
1. 逸翮:指高飞的鸟,这里比喻有才学的人。翮,鸟翅。
2. 落羽:原指凋落的羽毛,这里比喻科举考试不中。
3. 太白山:位于陕西省宝鸡市境内,秦岭主峰,是秦岭的最高峰,因山顶常年积雪,故称太白。
4. 灵踪:神灵留下的踪迹,这里指太白山的壮丽景色。
5. 碧霄:蓝天,晴空。
6. 倩:请求,恳求。
7. 和云:与云彩一起,表示高耸入云。
8. 一峰:一座山峰,这里指太白山的主峰。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文人失意的诗歌。诗中的“逸翮暂时成落羽”形象地描绘了诗人内心的无奈与失落。“落羽”在这里象征着文人的困境,而“逸翮”则暗示了他们曾经的高远志向。这种情感的变化,使得诗人不得不暂时放弃自己的理想,回归故里。
在第二句中,“将归太白赏灵踪”表明了诗人即将踏上回归之路,回到太白山去寻找心灵的慰藉。这里的“灵踪”指的是太白山的神秘景观,也是诗人寻求精神寄托的象征。
接下来的两句“须寻最近碧霄处,拟倩和云买一峰”,表达了诗人希望在云端找到属于自己的那座山峰的愿景。这意味着诗人虽然此刻身处困境,但依然向往着能在未来攀登上人生的高峰。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失落,也展示了他对未来生活的憧憬。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送独孤秀才下第归太白山》是唐朝诗人陆畅所创作的送别诗。这首诗的创作时间是唐宪宗元和年间(806-820年)。在这一年份期间,陆畅的作品主要以抒发愁绪、离别之情为主题。当时科举制度还不完善,许多有才学之人并未受到朝廷的赏识,因此许多士子怀揣才学却功名未就的现象比较普遍,这也反映了那个时期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心态。
陆畅在此时以诗文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关怀与祝福。当时他与独孤秀才有深厚的友谊,独孤秀才因科举失败而失意地回到故乡太白山。诗人以此诗安慰他,提醒他不要太在意一次考试的结果,而应当坚持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等待时机东山再起。诗中还提到“长安不得意,蜀道难相逢”,反映出作者对科举制度的批判和对朋友的同情。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