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题商山庙

标题包含
题商山庙
商洛秦时四老翁,人传羽化此山空。 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在商州有四位古代老人,人们传说他们已经羽化成仙离开了人间。如果没有神仙的眼睛,怎么能看到他们呢?他们总是出现在庙前的花洞中。
去完善
释义
1. 商洛:地名,位于陕西省东南部,是商州和洛南两县的简称。这里是商朝的发源地。 2. 秦时:指秦朝时期。 3. 四老翁:这里指的是秦朝时期的四个隐士,即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他们被称为"商山四皓"。 4. 人传羽化:意指人们传说这四个隐士在此山化为神仙。羽化,道教用语,指修道成仙,长生不老。 5. 仙眼:指能看出仙人踪迹的眼睛。 6. 花洞:洞穴名,位于商山庙前的山中。
去完善
赏析
《题商山庙》陆畅这首古诗以四老翁的故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于神仙传说的怀疑和对现实的关切。首先,“商洛秦时四老翁”是指秦朝时的四位隐士:东园公、甪里先生、绮里季和夏黄公,他们因避秦而隐身于商山之中,被后世传为仙人。接着,诗人写道“人传羽化此山空”,意思是人们传说他们已经飞升成仙,使得这座山变得空寂无人。然而,接下来两句“若无仙眼何由见,总在庙前花洞中”则表明了诗人的怀疑态度,即如果没有神仙的眼睛,怎么可能看到他们的踪迹呢?而他们总是出现在庙前的花洞中,暗示着这只是一个虚构的神话传说而已。
去完善
创作背景
《题商山庙》是唐朝诗人陆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商山庙的景色和商山庙的神灵威仪,以及诗人对神灵的敬仰之情。以下是关于这首古诗的创作背景: 在公元8世纪的中唐时期,陆畅生活在一个文化繁荣、经济相对富饶的社会环境中。他出生于书香门第,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擅长诗文。然而,尽管他的才华得到了世人的认可,但由于各种原因,他没有在官场上取得显赫的地位,一生都在地方任职。 这一时期,唐代社会正处于从盛世走向衰落的转折期,政治腐败、战争频繁,民生疾苦日益严重。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文人士大夫开始对现实产生反思,寻求精神上的寄托。陆畅作为其中的一员,他将这种情感寄寓在了诗歌创作中,通过对宗教信仰的描述,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生活的无奈。 在《题商山庙》这首诗中,陆畅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商山庙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商山庙神的敬仰之情。他用“紫盖云旗”来形容商山庙的神圣地位,用“洞里神仙家”来赞美庙宇的神秘氛围,同时还通过描绘庙前的古树和流水,展现了商山庙所处的优美自然环境。这些都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宗教信仰的热衷。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