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游城东王驸马亭

标题包含
游城东王驸马亭
城外无尘水间松,秋天木落见山容。 共寻萧史江亭去,一望终南紫阁峰。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城郊之外没有尘土,在水边生长着松树;秋天里树木飘落,显现出山脉的轮廓。让我们一起去寻找那位居住在江亭中的萧史,眺望一下终南山的紫阁峰吧。
去完善
释义
【注释】 1. 城东:指长安城以东的王驸马亭所在地。 2. 无尘:没有尘土,表示环境清洁。 3. 水间松:水中倒映的松树。 4. 秋天木落:秋天的树木凋谢。 5. 见山容:看见山的景色。 6. 萧史江亭:江亭是王驸马亭的别名,因位于江畔而得名。萧史,相传为春秋时秦国贵族,擅长吹箫,秦穆公的女儿弄玉喜欢他的音乐,嫁给了萧史,后来他们一起升天。这里用萧史与弄玉的故事来赞美王驸马亭的美妙景致。 7. 一望:一眼望去。 8. 终南:指秦岭山脉的一段,位于陕西省境内,地势险要。 9. 紫阁峰:指终南山中著名的山峰之一。
去完善
赏析
《游城东王驸马亭》是唐代诗人陆畅创作的一首描写山水景色的五言诗。此诗以流畅的笔墨描绘了城东外的一处宁静美景:水面上的无尘环境与岸边的松树相映成趣,秋天的树木凋零,露出山间的真容;顺着江水寻找江亭,一抬头便可见终南山和紫阁峰的壮观景象。诗人通过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展现了静谧而辽远的境界,表达了其热爱生活、欣赏美景的人生态度。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游城东王驸马亭》是唐代诗人陆畅的一首五言古诗。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游览城东王驸马亭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作者对世事无常、时光流逝的感慨。 该诗的创作时间为唐朝中期,大约公元8世纪。在这个时期,唐朝国势相对稳定,经济发展,文化艺术繁荣。然而,在这表面的繁荣背后,社会矛盾也逐渐显现出来,诸如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国家的统一和稳定。 陆畅作为一位唐代诗人,他的生活经历和时代背景对他的创作产生了深远影响。陆畅在政治上并不得意,他曾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但未能及第。这种挫折使他更加关注现实问题,对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在他所处的时代,文人墨客往往通过诗歌来表达对社会现实的关切和对人生命运的感慨。 在《游城东王驸马亭》一诗中,陆畅通过对王驸马亭周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历史人物的缅怀,表达了他对个人命运和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他意识到,无论一个人的地位如何显赫,终究逃不过历史的洪流。这种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正是那个时代许多文人共同的心声。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