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彭世昌山台小饮
象山只在水西头,云木犹高瀑更流。
往事何能话师友,时情徒与惜交游。
东风又绿溪边草,明月还归天际舟。
白发苍颜吾亦老,一尊台上洗春愁。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象鼻山就在水的一边尽头,云彩和树木依旧高高耸立,瀑布流水潺潺不息。
过去的事情怎能和老师朋友们谈论呢,时事变换只能惋惜那些交情。
春风又吹绿了溪流边的青草,明亮的月光还照耀着天上的小船。
白发苍苍的我也已经老去,在舞台上举起一杯酒来洗净春天的忧愁。
去完善
释义
1. 象山:这里指象鼻山,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东南部,因山体形如一头站在江边的巨象而得名。
2. 水西头:地理位置,即水的西面。这里指象鼻山在水的西面。
3. 云木:高耸入云的大树。
4. 瀑更流:瀑布流动的声音。
5. 往事何能话师友:意思是与昔日的老师和朋友们谈论过去的事情已不再可能。
6. 时情徒与惜交游:感慨现在的交情只能让人惋惜。
7. 东风又绿溪边草:春天的东风吹过,溪水边的新草开始生长。
8. 明月还归天际舟:明亮的月光照在远处的小船上。
9. 白发苍颜吾亦老:诗人感慨自己也已经老去,头发变白,脸色苍白。
10. 一尊台上洗春愁:在酒宴上暂时忘记春天的忧愁。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抒发离别之情和怀旧之思的送别诗。诗人以象山为背景,描绘了水西头的美丽景色,白云、绿树、瀑布流水相映成趣。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诗人感慨过去的美好时光已无法追溯,只能珍惜现在的友谊。接着,诗人用春风拂面、明月照亮天际的形象表达了希望友人前途光明的美好祝愿。最后,诗人借一杯酒来宣泄自己的春愁,表达了与友人分别的不舍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去完善
创作背景
这首诗名为《送彭世昌山台小饮》,由南宋诗人袁说友创作于1267年左右。这个时期是南宋晚期,国家动荡不安,战乱频发。
袁说友在此时期任官,但他并不满意朝廷的腐化与无能,常常流露出对时局的忧虑和失望。他的诗作多描绘民间疾苦,表达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在这首诗中,他以彭世昌山台小饮为题,隐喻了社会现状和人民生活的艰辛。
彭世昌山台小饮的场景,象征着作者与朋友在山野之中短暂逃离尘世纷扰的恬静生活。这表达了诗人渴望政治清明、人民安居乐业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对现实状况的深深担忧。
去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