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古诗词

诗词大全

榴花竹石鹤

标题包含
榴花竹石鹤
剪翮花前老可哀,寄声鹰隼莫相猜。 旧游赤壁君如不,曾伴坡仙作赋来。
0 0
去完善
作者简介
释善珍,字无垢,俗姓李,号雪窦,又号雪窦山人。他是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诗人和僧人,主要活动在浙江一带。 释善珍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的家庭,从小就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他长大后,曾担任过地方官员,但由于对...查看更多
去完善

译文
在凋谢的花朵前,诗人显得格外苍老和悲哀。诗人寄希望于空中翱翔的鹰鹫们不要相互猜忌。回想起与友人一起在赤壁游玩的时光,诗人的思绪回到了过去。他仿佛又站在苏轼(东坡居士)身边,一同创作着优美的诗篇。
去完善
释义
1. 翮:鸟翅上的长羽毛,这里指雕鹰等猛禽。 2. 剪翮:此处借指被剪去了翅膀的鹰,形象地描绘出失志之人的无奈。 3. 老可哀:年纪老了,生活困顿,让人同情。 4. 寄声鹰隼:即把消息告诉给那些仍在高飞的猛禽们。 5. 相猜:互相猜测对方的心意。 6. 赤壁:古代战争的地方,在今湖北蒲圻西北长江南岸。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权与刘备联军大破曹操兵之处。这里用来比喻壮烈的往事。 7. 坡仙:苏东坡,这里用来指代作者的朋友或自喻。
去完善
赏析
《榴花竹石鹤》是南宋诗人释善珍所作的一首咏物诗。首句“剪翮花前老可哀”,表达了作者在石榴花前的感慨。诗人通过描绘石榴花的美丽景象,表达了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悲哀。接着,作者以“寄声鹰隼莫相猜”劝诫鹰隼不要嫉妒自己的处境,传达出作者内心的无奈和孤独。 第二句“旧游赤壁君如不”,诗人回忆了自己游览赤壁时的情景。在这里,作者用赤壁之游来比喻人生的沧桑变幻,同时也表达出自己对当年苏轼(坡仙)在赤壁矶头赋词的怀念之情。最后一句“曾伴坡仙作赋来”,则表达了作者希望自己能像苏轼那样,挥毫泼墨,创作出更多的优美诗篇。 这首诗通过对石榴花、鹰隼、赤壁等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人生无常、岁月匆匆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诗人对自己文学成就的期许和对前辈诗人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强烈的艺术享受。
去完善
创作背景
《榴花竹石鹤》是南宋诗人释善珍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描绘了初夏时节,石榴花开、翠竹成荫、石上立鹤的景象。全诗寓情于景,表达了作者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释善珍生活在南宋末年,这是一个战乱频繁、民生疾苦的时代。然而,在释善珍的笔下,我们却能感受到一种超脱尘世纷扰的宁静之美。这也许是因为他在寺庙中度过了一段平静的时光,使得他对自然的感悟更加深刻。 在那个时代,文人墨客们往往通过诗词来表达自己对社会的关切和人生的思考。释善珍也不例外,他的作品充满了哲理和禅意。在这首《榴花竹石鹤》中,我们可以看出他试图通过描绘美丽的自然景观来传达一种人生哲理:人生短暂,唯有保持内心的宁静,才能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去完善
热门评论
  • 还没有评论,快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