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礼部提举江西
玉节来临昔治州,仪曹爽气更横秋。
未夸判笔摇山岳,且喜仙槎近斗牛。
童拾棠阴前竹马,纱笼寺壁旧银钩。
南塘遗稿公新卷,他日人传作话头。
去完善
作者简介
去完善
译文
译:曾经的州郡治理有方,礼仪风范独具特色。
未曾夸耀笔下公正判断,已欣喜通天运船只靠近北斗星座。
儿童们嬉戏于庭院树下,古寺庙墙上的壁画依然引人注目。
南塘先生的遗稿成为传世之作,它日人们传颂成为佳话。
去完善
释义
1. 玉节:古代使臣出行时的符节,这里用来形容官员的出行。
2. 治州:治理过的州郡,这里指赵礼部曾经任职的地方。
3. 仪曹:古代官职名,这里指的是礼部官员。
4. 爽气:豪爽的气度。
5. 横秋:形容气势雄壮。
6. 未夸:不值得夸赞。
7. 判笔:判决案件所用之笔。
8. 仙槎:神话中的木筏。
9. 斗牛:星名,即北斗七星与牵牛星。
10. 童拾:儿童收集。
11. 棠阴:即周文王在甘棠树下审理案件的故事,比喻公正执法。
12. 竹马:儿童游戏时骑的竹竿。
13. 纱笼:用纱布制成的灯笼。
14. 寺壁:寺庙墙壁。
15. 银钩:形容书法刚劲有力。
16. 南塘:诗中的特定地点,可能为诗人故乡附近的池塘。
17. 遗稿:留下的文稿。
18. 公新卷:公共的新篇章。
19. 话头:谈话的线索或主题。
去完善
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表达了诗人与友人赵礼部的深厚情谊。诗句之间流露出对友人高尚品质和才华的赞美之情。首联描述了赵礼部的到来,他以高尚的品质和清爽的气质为当地带来了新的气象。颔联则通过夸张的手法表现了赵礼部的才学,使其名声如同银河般耀眼。颈联则描绘了赵礼部在民间的声誉,人们用孩童、竹马来比喻他的公正无私。而尾联则是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希望友人的遗稿能够流传后世,成为后人津津乐道的话题。整首诗情感饱满,语言优美,展现了诗人深厚的诗词功底。
去完善
创作背景
答案生成失败
去完善